~~~~~~~
誰都不是傻子。
監軍大人們吃什麼,很多士兵們或許沒有見過,但起碼都聽說過。
加之李元慶的刻意,每次,火兵們為兩位監軍大人做好飯食之後,都不會避諱眾人,反倒是有些‘顯擺’的意思……
這一來二去的,監軍大人們的飯食,也成了士兵們閑暇時候的一大‘談資’。
按照此時複州城的糧草貯備,李元慶和陳忠,就算天天想吃小灶,也不是難事。
但事實卻是,每到飯點,李元慶和陳忠,基本都會和士兵們一起用餐。
人心都是肉長的。
且不說這兩支軍隊,都是李元慶和陳忠一手帶出來,就在這潛移默化的細節之間,兩位監軍大人想跟李元慶和陳忠爭,就算他們有皇上的大義,那又能怎的?
此時,長生營和陳忠部的士兵們夥食都保持著一致。
每人一碗骨頭湯,飄滿了肥油,還有少許碎肉,粗麵饅頭3個,鹹菜一份,青菜少許。
主食是這些,但肉湯卻可以續量,每人可喝三碗。
戰兵們,則是在這基礎上,再加上二兩肉,一個菜窩頭。
至於軍官們和李元慶、陳忠,也都是戰兵的規格,沒有絲毫的特殊。
這個時代,因為物資貧瘠,並不像是後世,人們都愛吃精肉。
反倒是因為油水不足,人們對肥肉情有獨鍾。
之前李元慶兩部攻克複州城時,後金守軍的家小、包括牛羊牲畜,都沒有來得及帶走,加之從長生島運來的臘肉、鮮肉、鹹魚、鮮魚等各種貯備,還相當充足。
加之此時已是初春,李元慶甚至特地令火兵和輔兵在城裏的空地裏開出了不少菜地,就種最簡單、也是成熟最快的青菜。
畢竟,李元慶從後世中走來,深知營養均衡的重要性。
像是後金的士兵,包括女真人和蒙古人,他們常年以肉食為主,在力氣上,在血性上,甚至是性格的凶狠性上,都要勝過明軍這邊很多。
但事實卻也是,這些後金的士兵們,大多壽命都不會太長,哪怕是費英東、安費揚古這種後金貴族,也就五十出頭,就去見他們的長生天了。
這還是自然死亡。
這看著說起來很大,但具體到實際,效果也很明顯。
如果士兵很少吃青菜,缺乏維生素,一旦受傷,傷口愈合就會很慢,很有可能,一點小傷,就會要了人的性命。
大明雖是最不缺的就是人口。
但對李元慶而言,都是炎黃子孫,都是漢家兒郎,不論他是貴是賤,不說平等,起碼,每個人的生命,都很寶貴。
在可控的範圍內,李元慶自是不能讓兒郎們因為一些小事兒而送命。
甚至,李元慶也曾考慮過,保證士兵們在早餐的時候,能有兩個雞蛋,一杯牛奶,促成更科學的飲食習慣。
隻可惜,此時李元慶財力低微,長生島初步興起,想要達到這個程度,還很難做到。
不過,此時兩部兒郎的夥食看似簡單,卻也比城頭下那些後金雜役的強出百倍了。
隨著風勢,濃濃的肉湯香味,飄散到城頭下方,引得這些後金雜役們紛紛伸長了脖子。
這些雜役大都是漢人,隻不過,他們比尋常的漢人奴隸要好一些,大多是包衣,小包衣,可以有一些自己的財產,但還是他們女真主子的附庸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