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元慶不由哈哈大笑:“桂大哥,我李元慶效忠的是皇上,是朝廷,是大明,又不是他袁大人,些許小事而已,又何須如此生氣?”
“呃?”
滿桂一愣,也有些反應過來,不由也笑道:“元慶,倒也是這般道理。不過,這狗日的袁蠻子,實在是欺人太甚啊!元慶,咱們若咽下了這口氣,後麵,他不知道還有什麼幺蛾子,在等著咱們呢!”
李元慶一笑,“桂大哥,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袁大人想必有袁大人的思慮。咱們做屬下的,還是不要妄自揣測為好。我讓他們把酒宴送過來,咱們先吃著喝著,理會這些作甚?”
滿桂就算不爽,但李元慶都把這口氣壓住了,他也隻得作罷,陪李元慶喝起酒來。
兩人一直喝到了差不多快到傍晚,這時,寧遠城內終於傳來了消息,要求李元慶前去城內覲見,但卻絲毫沒有提,讓李元慶麾下的兒郎們入城的意思。
滿桂再也忍不住了:“元慶,我跟你一起去。他娘的,老子倒要看看,這袁蠻子真要無法無天了麼?”
李元慶此時心中早也是激憤難平,但麵上,卻還強自保持著淡淡的笑意,“桂大哥,袁大人必定有袁大人的思慮。強龍不壓地頭蛇。不是什麼大事兒,咱們沒有必要,跟他鬧的太不痛快!”
滿桂不爽道:“元慶,這口氣,我替你咽不下去!這他娘的,你又不是他的屬下,何須這般?”
李元慶淡淡一笑,心中卻道:“要不是為了覺華島,要不是為了大明的大局,老子怎的會來伺候這狗日的!”
“桂大哥,什麼氣不氣的?你想,你兄弟我到了現在,還會在乎這點功績麼?袁大人想怎樣,那便怎樣便是!”
“呃?”
滿桂也反應過來。
也對啊!
到了李元慶此時的位置,除了手刃老奴,還有什麼,是值得他要去拚命爭取的呢?
在袁督師麾下效力這麼久,滿桂其實早已經深深摸透了這個來自東莞的小矮子的性子,忙囑咐李元慶道:“元慶,你既然想開了,那哥哥我便放心了。既然這狗日的要麵子,那~~,咱們給他麵子便是!”
李元慶微微一笑:“桂大哥,正是此理。”
…………
簡單收拾一番,李元慶隻帶著二百名親兵,策馬奔赴寧遠城,麵見袁督師的召喚。
此時,袁督師已經由原來的兵備僉事,升為了遼東按察使。
在之前,在與高第爭論是否要堅守寧遠的時候,袁督師與高第之間,也爆發了激烈的衝突。
不過,兩人都是文臣,寧遠城又是袁督師親手督促建造,袁督師不走,不肯放棄寧遠,高第也沒有太多辦法。
隻得拉著他的心腹將領楊麟,逃到了山海關。
而從錦州到山海關的一路逃遁,明軍不僅丟下了數十萬的粟米、糧草,更搞的民怨升騰、民不聊生。
相對而言,袁督師‘穩坐釣魚台’,寧遠方麵的情況,比其他地方還要好一些。
當然,李元慶是非常明了其中核心原因的。
俗話說,“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
麵對李元慶這些泥腿子,袁督師是有足夠的資本,吆五喝六。
但~~~,麵對高第這種大佬,尤其高第又是閹黨在遼西的代表人物,他的底氣,未必就這麼充分了。
固守寧遠,一方麵,他要爭口氣,在核心方麵,他袁督師又何嚐不是想利用他親手督促建造、花費了數百萬兩的寧遠城,當做他的跳板,‘鯉魚而躍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