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寧遠官廳的大門,牛根升忙快步上前來,恭敬的低聲道:“將軍,咱們去哪?”
李元慶思慮片刻,“直接出城。你派人告訴滿桂,過些時日,兩萬兩銀子,會同下一批的遼南老窖,一起運過來!”
“呃?是!”
牛根升雖不明所以,但看李元慶神色不善,忙快速去辦。
簡單收拾一番,李元慶直接出了寧遠城,來到了東岸海邊的船隊上。
不多時,牛根升派去處理事務的親兵,也都快速趕了過來,一行人紛紛上船。
沒有片刻猶豫,李元慶大手一揮,船隊直接駛向了深海。
站在船頭上,看著逐漸消失在視野裏的寧遠城,李元慶長長的吐出了一口濁氣,臉色卻是縹緲的讓人難以捉摸。
事到如此,倒不是李元慶不仗義,一定要‘賣掉’高第。
實在是因為這件事,本就是一個死局,李元慶根本就無法仗義的起來。
高第,是以他薊遼經略的強權,硬生生把李元慶招到了遼西,逼著他李元慶來表態。
而且,四十萬兩銀子是好,但~~,這是遼西的糧餉,袁督師要查出其中貓膩,並不用費太大的力氣。
若是因為這區區四十萬兩銀子,就把自己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任人口誅筆伐,李元慶還沒有這麼傻。
再者,高第屁股底下的汙點著實是有點多,莫說跟孫承宗了,便是袁督師,他也根本沒法比。
這倒不是說高第能力差,事實上,高第能混到今時今日,他的能力可絕不差。
最關鍵的是,高第的心,就沒有放在遼地,他之所以來遼地,完全就是被逼無奈、趕鴨子上架。
如此,李元慶又怎能把寶全壓在他的身上?
至於對袁督師‘坦白’,李元慶其實也很光棍,明確的對袁督師表示,高第這邊事成,他會將其中的十五萬兩白銀,塞進他袁督師的腰包。
這種事情,袁督師又不傻,輕重緩急,他又怎的能分不清?
沒有過多猶豫,他就把這件事答應下來。
如此,原本屬於‘黑~金’的這四十萬兩銀子,這樣打了個轉兒,便算是洗白了。
李元慶再拿在手裏,已經不會有任何危險,雖然比之前的數量,少了一大半。
李元慶忽然想起了有位先賢,曾經寫過一篇《愛蓮說》:‘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可人在河邊走,又哪能不濕鞋呢?
為了前程,為了理想,就算前路荊棘滿地,血雨腥風,又怎的能容李元慶猶豫半步?
…………
十日之後,已經到了三月中,前往山海關的船隊順利返航,帶回來整數的二十五萬兩上好的官銀。
朝廷方麵,袁督師和高第的撕逼大戰仍在繼續,但李元慶,卻是已經脫離了這個‘火坑’,隔岸而觀火。
事實上,袁督師之所以將此事答應的這麼痛快,最關鍵的,還是李元慶的態度足夠誠懇,並明確對袁督師表示,三月末,他將會出海,未來一到兩年的時間,他都不會再參與遼地的戰事。
依照袁督師的‘雄才偉略’,這自是他最願意見到的事情,畢竟,遼地這場戲,隻能有一個‘主角兒’。
加之還能收上十幾萬兩銀子,他又怎的會拒絕呢?
此時,經過了周傳海一眾船匠、和數千輔兵緊鑼密鼓的修補,此次出海的戰船,都已經差不多休整完畢。
隻待各項物資準備齊全,船隊就隨時都可以出海了。
在前往遼西之前,李元慶也令親兵給京師的楊嬌~娘發去了消息,讓她盡快趕到長生島,與船隊一起,前往南京,視察霧雨閣在南京的產業,順便利用霧雨閣的關係,幫李元慶在江南收購物資。
有著楊小船此次遠航帶回來的百萬兩白銀,加之高第和袁督師的這二十五兩白銀,李元慶此時的現銀貯備,已經是相當充裕,島上也是全員動員起來,所有人,都在為此次出海做著準備。
三月十四,楊嬌~娘帶著三郎,還有百多人的隊伍,順利抵達長生島。
讓李元慶欣喜的是,他之前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楊嬌~娘的肚皮,終於又成功被他搞大了起來。
經過仔細的商議,李元慶將出海的日子,定在了三月十八,也是取了發財的吉利之意。
按照計劃,船隊出海後,李元慶將先行前往皮島,拜會毛文龍,而後,再直接由海路,前往南京,采買貨物之後,再前往福建,與鄭家‘聊一聊’。
此時,大明前往南洋的航線,看似很遙遠,但實際上,這條航線已經有幾百年的曆史,早已經很成熟了。
除非是點子太背,直接遇到了台風,否則,這一路安全的很。
李元慶思慮良久,最終,決定帶上他的沒有懷孕的大部分妻妾和孩子,一起出海,算是當作放鬆和旅遊,也讓她們開闊一下眼界。
可惜,張芸娘和渠敏秋,因為是主母,要坐鎮長生島,卻是不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