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臘月初九,船隊順利抵達了長生島。
在之前,島上便已經得到了消息,在已經在碼頭邊,聚集了萬千的人群。
此次,李元慶和船隊從南洋帶回來的收獲,百姓們雖不知道詳細數字,但每戶十斤豬肉、兩斤羊肉、一鬥米,這卻是實實在在的啊!
所有人都是歡呼雀躍、歡迎他們的將軍歸來!
李元慶的心情也是極好。
這幾天時間,他與齊彩鳳之間,‘磨合’的已經是非常順暢,簡直是如絲般順滑。
雖然這有些兔子吃窩邊草的嫌疑,但大丈夫行大事,又豈能斤斤計較小節?
李元慶又不是聖人,到了嘴邊的肥肉,他豈有不吃之理?
不過,因為諸多要務纏身,碼頭這邊的慶祝活動,隻持續了不到一個小時,李元慶便乘馬車,返回了他的官廳。
接下來幾日,島上也如慣例,要擺大規模的流水宴。
而待到去登萊的楊磊他們回來,還會繼續有過年的禮品,分發到每家每戶。
回到自己最熟悉的官廳,由張芸娘和渠敏秋陪著,‘舒服’的洗了個熱水澡,又吃了些飯食,李元慶卻並沒有太多心思,享受溫存,而是來到了官廳內,聽取商老六和馬管家的彙報。
天啟六年這一年,在戰事上,的確是有些波瀾不驚,但在大勢上,尤其是大明朝堂內部,有些東西,卻是在加速流轉。
以前,李元慶是隻有軍力,勉強有些財力,很多東西,他即便想參與,卻也很難有話語權,隻能提前布局。
但此時,有著近兩千萬兩現銀在手,他已經有了充裕的資本,切切實實的展望未來!
聽完商老六和馬管家的彙報,李元慶每人丟給他們一顆雪茄,淡淡品了一口茶,陷入了緩緩的深思。
這近一年的時間,島上波瀾不驚,後金主力方麵,更沒有絲毫的主動挑釁動作,包括蓋州一線,都是相當平穩,莊稼長勢良好。
島上的軍火、物資,也是逐步積累的豐厚。
但在技術開發、研製方麵,卻並未有太多進展。
隻不過,長生島軍器坊方麵,徐良他們,對鳥銃的研製工作,更加踏實了。
現在,一杆長生島的合格鳥銃,可以連開十發之後,再進行散熱,不用擔心炸膛。
但李元慶卻明白,這隻是在傳統工藝上做到了極致,還遠遠不到創新的範疇。
當然,這主要是大明的鋼鐵冶煉技術還不夠成熟,如果銃管的強度更高,莫說是十發了,便是二十發,三十發,也不在話下。
“商大哥,馬管家,這些時日,你們辛苦了!但這臨近年節,還有千頭萬緒的事務,你們想休息,還很難啊!”
商老六一笑:“元慶,放心吧。我和老馬,早已經做好了準備。接下來的事務,你給我們確定幾個方向和重點目標吧!”
馬管家也是笑著點頭。
李元慶一笑:“這件事,在之前我便有思慮。這首當其衝的,還是民生大事!商大哥,馬管家,這些時日,要盡力確保島上每家每戶,都有充裕的餘糧過年,等楊磊回來,新鮮肉類的分配,也要及時進行。”
商老六和馬管家趕忙恭敬點頭。
到了此時,他們早已經是非常成熟的政客了。
國事,尤以民事為先。
尤其是在此時這種到處都顯得有些雜亂的時候,做好自己的本分,那就更為重要了。
“第二點,便是軍器坊和船廠之事。這將是我們長生島,在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重點發展的方向!此行,我從南洋帶回來不少白人工匠!在他們的待遇上,你們務必要保證周全,讓他們甘心,拿出他們的本事來,為咱們效力!還有……”
…………
與商老六和馬管家聊完,時間已經來到了傍晚,天色已經微微黑下來。
渠敏秋親自端著一杯熱騰騰的參湯,嫋嫋來到了李元慶麵前,卻是有些吃味的道:“元慶,看來,你此行收獲很豐厚嘛!”
李元慶當然明白她的心思,不由笑道:“敏秋,放心吧。到年後,爺忙完了,一定都給你補上。”
渠敏秋俏臉一紅,卻也反應過來,“年後?元慶,你還要出去?這,這才回家來有半天麼?屁股還沒坐熱吧?”
李元慶笑著將渠敏秋攬在懷裏,用力在她的俏臉上親了一下,“現在這般形勢,我也是身不由己啊!已經有一年多,我都沒有去過京師了。”
張芸娘這時也從外間端著一杯茶過來,小臉兒有些驚慌的道:“哥哥,怎的,怎的又要走?”
李元慶知道兩人的心思,忙笑道:“這次,我會帶你和敏秋一起去京裏。不過,定北和幾個娃崽,可不能帶了。”
渠敏秋也反應過來,忙道:“元慶,可是,可是京裏有什麼變故?”
“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