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攻的這兩個鑲藍旗牛錄,皆是阿敏的嫡係。
在此時這般狀態,他們也非常明白,能不能得到寬恕,能不能完成自我救贖,能不能在此役中分到財產和奴才,就在此時了!
他們的速度非常快。
人數雖然不多,隻有六七百人,但隨著雲梯迅速架起來,就在眨眼的功夫,他們已經有幾十人,迅猛的衝到了城頭上。
“砍死這些狗韃子,別讓他們過來!”
一個明軍千總明顯有些慌了神,厲聲呼喝,招呼著身邊的士兵們上前。
寧遠城的明軍,雖有寧遠大捷的洗禮,這幾年,也參與過一些像是鎮壓小股蒙古人之類的小規模的小戰役,但不論是當年的寧遠大捷,還是這些鎮壓、平叛戰爭,著實都沒有太高的含金量。
當年寧遠之戰,後金軍的主要目標是覺華島,對寧遠城的攻勢規模看似很大,但實際上,強度並不高。
後來,敢出城追擊韃子的,也隻有滿桂一人。
此時,莫說是寧遠關寧軍的士兵了,便是把總、千總級的軍官們,在麵對韃子的時候,經驗也是非常非常的不足,更不要提,是什麼自信心了。
好在,寧遠畢竟是遼西的核心,這麼多年的操練,又坐擁主場之利,整體架構、部隊的建製,都非常完善。
再加之有袁督師親自在後麵督陣。
在經過了前期一段短時間的混亂和騷動之後,城上守軍很快就穩住了陣腳,依靠他們人多、又有主場之利的優勢,在各級軍官們的大聲呼喝下,開始對後金軍發動了反擊。
一時間,寧遠北城方向廝殺聲震天,鳥銃嘀鳴,各種兵器對撞,在夕陽的餘暉映襯下,此起彼伏。
這兩個鑲藍旗的韃子雖然勇猛,裝備也是極為精良,但很明顯,他們的後續支持力度嚴重不足。
底下協同攻城的兩個漢軍旗牛錄,隻敢在城下不斷的往天空射箭,以遠程火力,支持頂上的韃子,卻幾乎沒有人敢衝上城頭來。
很快,隨著這兩個鑲藍旗的韃子體力開始出現疲態,戰場的局勢漸漸開始明朗。
城門樓子的高處,袁督師身前,足有二百多名親兵正舉著護盾,嚴陣以待,生怕狗韃子敢衝到這邊來。
袁督師更是緊緊的握住了拳頭,死死的盯著眼前的戰事,眼皮子都不敢眨一下。
看著明軍從最開始的驚慌,到逐漸穩住陣腳,再到逐步開始占據主動,開始蠶食這些鑲藍旗狗韃子的生存空間,袁督師一直緊握著的雙拳,也由開始的軟綿綿、沒什麼力道,到此時,已經是充滿了力量,堅實無比,簡直讓他有了一種江山在握的感覺。
他的表麵雖還強自保持著平靜,但心底裏,卻在不住的呐喊著:“哈哈哈!成功了!終於成功了啊!皇太極又怎樣?女真不滿萬,滿萬無人敵又怎樣?在此時,還不是得在本官麵前敗下陣來?哈哈哈……”
遠處。
看著事情一切盡如皇太極所料,濟爾哈朗的眼皮子不由一個勁的抽動。
這些勇士們,雖然……卻畢竟是大金的勇士啊。
但……
濟爾哈朗忙小心看向一旁的皇太極。
皇太極也一直在關注著這邊的戰事,微微眯著眼睛,沒有半分波瀾,一切,都盡在他的掌控之中。
這時,看到濟爾哈朗的目光看過來,皇太極看了一眼天邊的太陽,又看了看濟爾哈朗,不由一笑:“小六兒,時候差不多了,咱們鳴金收兵吧!”
濟爾哈朗忙拱手道:“大汗英明。”
皇太極哈哈大笑,擺手讓身邊伺候的親衛奴才達素去令人鳴金。
達素不敢怠慢,趕忙吩咐麾下奴才去辦。
不多時,刺耳的金聲響起來。
前方正陷入了明軍紅色人海泥沼的兩個鑲藍旗牛錄,登時如獲大赦,紛紛猶如潮水一般,從城頭上退下來。
城上明軍登時士氣如虹,歡呼聲一片。
皇太極笑著看了身邊的濟爾哈朗一眼:“小六兒,沒什麼好看的了,咱們也走吧。”
“喳。”
濟爾哈朗怎的還不明白皇太極的意思,忙護衛著皇太極,向後金軍營地方向奔過去。
這時,趙率教歡喜的衝到了城門樓子上,恭敬跪倒在袁督師身前:“撫台大人,末將幸不辱命,咱們把韃子趕跑了啊!”
袁督師此時的心情簡直無比的暢快,簡直就像是在三伏天的太陽地裏,一口氣喝下了一瓶冰鎮雪碧,簡直是透心涼的爽快啊。
李元慶算什麼?沒有李元慶,他堂堂朝廷大員,還不能打勝仗了?
不過,就算心裏極度愉悅,但袁督師畢竟是雲端之人,他並沒有表現的太過急切,緩緩點了點頭:“幹的不錯!不過,要小心防備韃子還有後手,趁夜偷襲咱們,後續防備工作,絕不得有絲毫的怠慢!”
“是。末將明白。”
趙率教趕忙又對袁督師一禮,又小心道:“撫台大人,今日兒郎們征戰辛苦,晚上,咱們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