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怒求一波支持……
~~~~~~
翻閱著賬本,李元慶看的很仔細。
任啟柱雖然是李元慶名副其實的大舅哥,但~~,糧草存儲,國之重器也。是整個長生島最關鍵的基石,李元慶自然不敢有半分馬虎大意。
任啟柱的工作做的還是非常規整的。
每頁的結算,他都用朱砂紅筆,仔細做出了注釋和解釋。
雖然長生營此時還沒有完全展開阿拉伯數字的普及,主要是這種軍國重器,也不能直接用阿拉伯數字來代替,畢竟,如果有心人要篡改,阿拉伯數字就太容易了。
但任啟柱規整的排版,漂亮的字跡,還是讓這一切都顯得很了然。李元慶查看起來,也輕鬆了不少。
按照長生營的規矩,庫房儲糧,每一旬日,也就是十天,一小結。一月一大結。半年是中結。年底是查賬的大結。
李元慶翻看了足有半個小時,都非常規整,讓人很難找到紕漏。
加之,任啟柱這邊隻有統計權、管理權,卻並沒有使用權。
軍方的軍隊賬房對任啟柱是個均衡的掣肘,而上麵的商老六、馬管家,包括他李元慶,則是大的掣肘。
除非是任啟柱把他李元慶也買通,否則,這賬目,隻要出現了假賬,很快就會漏出影子。
說到底,想要把權利關進籠子裏,最好的辦法,還是均衡、掣肘,要將權利均勻化,互相牽扯。
否則,凡事都是一人獨攬,不出現問題,那才叫有鬼了。
當然,李元慶本身,自是要例外的……
對於長生島和整個遼南而言,他就像是‘造物主’,居高臨下、以俯覽的角度,掌控著這一切。
簡單查看完了賬本,李元慶嘴角邊露出了一絲柔和的笑意,“大哥,這些時日,辛苦你了。”
不到五百萬石糧食,雖然不算多,但供長生營、包括整個遼南,供給個兩三年,沒有任何問題。
加之長生營是活水,一直在流通,這些糧草貯備,已經足夠李元慶接連發動兩年的連綿戰事了。
任啟柱雖然對李元慶的誇讚,早有預料,但真正等到誇讚來臨了,他的心裏,還是喜不自禁,忙笑道:“大帥,能為大帥分憂,是卑職的福分。大帥,您歇息片刻,咱們去查看庫房吧。”
李元慶笑著品了一口茶水,“大哥。咱們之間,其實不必這般拘謹。你這些時日的辛勞,我看在眼裏,大家也都看在眼裏。你若再這麼拚命,嫂子怕是都要堵我的門了。”
任啟柱臉上笑意不由更甚,他沒有料到李元慶對他的評價會這麼高,要知道,他此時其實就是一個大的賬房先生,有管理權,卻並沒有太多決策權。
好在任啟柱心不大,做事很踏實,不會好高騖遠,他還想再磨練幾年,把他的根子紮的更穩了,再進入決策層,雖然他非常明了,以他的身份、地位,他早晚都喲啊進入決策層。
“嘿嘿。元慶。你又不是不知道,這些事情啊,一旦忙起來,那可就真放不下了啊。再說了,這庫房這邊多清淨,我倒是想常住在這裏呢!”
兩人相識一眼,不由都是哈哈大笑。
在任啟柱的公房裏休息了一會兒,任啟柱又親自引領著李元慶,來到裏麵,查看庫房具體情況。
長生營的這些庫房,非常高大,又非常堅固氣派。
外表雖主要是夯土構架,但裏麵還有兩層石牆,便是十級、甚至是十二三級的大風,也不會對其構成太多影響。
庫房的大小不一,基本都是維持在長八十米、寬四十米、高十五米的規製。
主要是此地據海邊很近,隻有不到兩裏的路程,庫房都是根據地勢來建造,因地製宜,便不可能是像是平原上那般規整。
打開庫房,先有一道間門,裏麵大概有兩米多、三米左右的隔間,裏麵有不少生石灰、各種吸濕的中草藥、木料之類,主要是為了吸濕、隔絕大海邊的水分而用。
再裏麵,是寬大的石製階梯。
庫房構架在地麵一米五以上,底下皆是堅實的夯土、石製、木製混雜構架的地基,隔絕‘地氣’。
這主要是為了保持糧食的幹燥、新鮮,順便,還能隔絕老鼠、蚊子、蟑螂之類的討人厭的小生物。
進入庫房裏麵,皆是一架架整齊的鐵製、木製貨架,一袋袋糧食,均勻的碼放在貨架上,中間有過道,雖不甚寬敞,但順利搬運其中糧食,已經是綽綽有餘了。
在另一側,還有出口,這是為了方便忙碌時進貨、出貨。
李元慶令親兵解開了數個糧食口袋查驗,都非常規整,沒有一絲紕漏。
接連查驗了十幾個倉儲,都沒有任何問題,李元慶和任啟柱來到了一處避風的守衛軍兵小屋裏。
守衛軍兵趕忙將地方讓出來,給李元慶和任啟柱沏上熱茶,來到外麵與親兵們說笑。
喝了就茶暖和暖和身子,李元慶笑著遞給任啟柱一顆雪茄,自己也點燃一顆,笑道:“大哥,旅順的事情,你知道了吧?此事,你有什麼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