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兄弟們的批評指正。這段時間的確有點艱難。小船壓力有點巨大。哎...
好在,困難總算是快過去了。小船會盡自己最大努力,不說盡善盡美吧,卻也必須完完整整的有始有終。
有能力的童靴,給小船來點支持吧。曆史作者,還是救亡流作者,個中體會,五味雜陳那....
~~~~~~
風呼嘯著掠過,卷起陣陣沙塵。
已經是二月末的天氣,馬上就要開春了,空氣雖還是有些幹燥、依然非常寒冷,但地麵上,許多小草已經長出了幽幽嫩芽,幹枯的老樹上,小骨朵也偷偷露出了頭。
河流小溪的中間、水流湍急的地方,大部分都已經開始化凍,許多調皮的小魚兒,早就感受到了溫度的變化,歡快在水麵下遊來遊去。
放眼望去,整個天地雖還是有些枯萎凋敝,但大部分的生靈,卻是都已經感知到了春的氣息。
奔騰的戰馬上,孫承宗的鬥誌也是極為高漲。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之前,雖是一直在密切關注著遼地的事態,但孫承宗其實也沒想到,天子居然會在這種節骨眼兒上再次啟用他,將這千斤重擔交給他,對他這般信任。
天子都這般信任他,哪怕時局糜爛,他還有什麼好推辭的呢?
最關鍵的是,此時大明的大局雖看似不利,但平穀一線,卻還有李元慶這顆‘定海神針’!
這麼多年,親眼目睹、親手提拔了李元慶的成長,孫承宗深深明白,這世上,如果還有誰,敢明目張膽、針尖對麥芒、在明麵上與後金軍硬罡,又還能不落下風的,也唯有李元慶一人了!
這幾年,身雖未在朝堂,但孫承宗的心,卻從未離開過,他自是也明了天子對李元慶的猜忌、李元慶這邊遭受到的誤解和委屈。
袁蠻子這人……
想起了袁督師,孫承宗不由搖頭失笑。
原本,他以為銳意進取的袁督師,可以協調好遼西、遼南、東江各方麵的關係,在他打下的底子上,更進一籌,將遼地的整體事務再上一個台階。
屆時,大明就算不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卻至少可以在大勢上,壓過後金一頭,占據整個戰事的主動權。
但……
誰又能知道……那袁蠻子上台後,竟隻是枉顧一己私利,非但沒有什麼開拓進取,反倒在私下裏與後金軍議和,不斷打壓其他諸部,甚至手刃了毛文龍,將本來好好的事情搞的一團糟……
好在~,李元慶並沒有被牽扯到這裏麵太深,又抓住了平穀這顆此時最關鍵的棋子,一切還並非無法挽回。
尤其是對李元慶的人品,孫承宗是極為信任的!
他深信,隻要他能與李元慶好好見個麵,仔細交流一番,李元慶必定會站在朝廷百姓的大義之上!
此時,大軍已經進入了平穀境內,距離主戰場,不過七八十裏了,周圍的後金軍哨探明顯多了不少,像是惡狼一樣,瞪著油綠的眼睛,盯死了他們。
“駕!駕!”
這時,祖大壽快馬來到了孫承宗身邊,拱手抱拳道:“閣老,已經到了後金軍的覆蓋範圍,咱們必須得壓著速度,小心前行了。”
孫承宗自是明白祖大壽的意思,小心放緩了些戰馬的速度,讓兩人說話能聽的清楚,“祖軍門,哨探們有沒有後金主力的消息?”
祖大壽忙恭敬道:“閣老,周邊二三十裏範圍內,隻有壓後的德格類一部散勇,不超過三千人,並未發現韃子主力。想必,韃子主力應該在平穀城戰區。”
孫承宗聞言稍稍鬆了一口氣。
他是非常想即刻便趕到平穀城下的主戰場的,但孫承宗也非常明白,疲軍乃是兵家大忌。即便周圍沒有韃子主力,但他們這般趕路,就算今夜趕到了平穀城下,也不可能對戰局有太有利的幫助,反倒容易被韃子盯上,成為了李元慶他們的累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