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踏雪無痕! 第1369章 抽掉精氣神!(1 / 2)

小船現在遇到了一些困難...人生有點見底的傾向...有能力的兄弟們,支持下小船吧.多謝

~~~~~~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心理優勢的建立,就像是蓋大樓一般,可絕非是一時一地之功。

就像是後金軍對陣明軍,除了他李元慶,誰人又敢在正麵、野戰,硬罡後金軍的主力?

而之前海州一役,李元慶更是活生生將皇太極逼退,迫使皇太極拱手將海州城讓給了他李元慶。

這種心理優勢,可決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化解的了的。

李元慶自然會拿來好好做文章,就像是滾雪球一般,持續擴大化他的利益。

不過,在戰略上藐視對手,在戰術上重視對手,對於整個陣勢、營地的布防,李元慶可絕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此時,經過了大半夜的忙碌,營地正中的指揮台已經被搭建的差不多了,還有十幾個工兵兒郎正在搭建棚子。

李元慶大步走上觀戰台,工兵兒郎們紛紛躬身行禮,“大帥,大帥。”

李元慶笑著擺了擺手,“你們忙你們的,不用顧慮我。”

“是。”

這些工兵們紛紛躬身一禮,又開始搭建架子。

在長生營序列內,工兵一直是優勢兵種,他們的待遇比戰兵要高出不少,便是尋常的工兵士兵,也能在級別上,享受甲長的待遇。

李元慶非常明白,‘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

漢人對陣遊牧民族,科技就是最好的捷徑!

此時,就像是一個‘一’字,下麵的中間部位加了一個有些臃腫的‘0’,明軍的整個戰陣一字排開,中軍主力皆彙聚在李元慶的身邊。

不過,在營地兩側,皆有兩三千的精銳騎兵,這是李元慶和陳忠的壓箱子底兒,也是唯一可以真正在馬上衝鋒作戰的騎兵。

其餘的騎兵兒郎,則皆是被充作哨探,分成小股密布四周。

倘若韃子真的敢衝陣,這兩股騎兵,就是救急的第一波衝擊力。

十年鏖戰,理論聯係實際,李元慶對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優勢,避免自己的短處,早已經是爐火純青、駕輕就熟。

哪怕是長生營與後金軍對戰,硬拚騎兵,也絕不是明智的選擇。

騎兵的培養成本實在是太高了。

一名優秀合格的騎兵,對於此時的大明而言,甚至不下於後世的飛行員。

可並不是會騎馬就是騎兵。

真正騎兵的作戰,需要極多的高難度控馬動作。

尤其是騎兵整體衝擊的配合,更是需要與戰馬完全融為一體,形成本能的。

哪怕是李元慶此時的財力,也不過在長生營軍中培養了五六千合格的騎兵的而已。

雖說新生代的少年郎們,在長生島上被選擇騎兵後續的不少,但那還需要很多時間,遠水解不了近渴。

隻選對的,不選貴的。

李元慶一直是超級務實主義者。

與其拿這些寶貝疙瘩,跟韃子硬拚,何如將他們分散,充作耳鼻,一方麵,可以鍛煉他們的能力,另一方麵,也可以發揮他們最大的剩餘價值,何樂而不為?

但這東西,就像是後世的核~武器。

你不用沒關係,但絕不能沒有,哪怕是很少呢,卻必須要給敵人造成心理上的威懾。

前方,已經有將士們帶領輔兵開始填土,李元慶身後不遠,草料堆、糧草支架油布棚,也在緊鑼密鼓的修建之中。

糧草的支架油布棚子,還好搭建一些,但在冬天推土,土地都被凍的邦邦結實,那可是個真正的體力活。

但長生營的工兵兒郎們,經過了這些年的摸索探討,早已經有了很充裕的經驗。

就像是做‘叫花雞’。

在昨夜之時,工兵們已經在前方構架了數個火堆。這些火堆,有很多到現在才剛剛熄滅。

有了它們的溫暖,腳下的冰凍土地,早已經鬆軟了不少。

加之輔兵們所使用的鏟子,是李元慶根據後世工兵鏟的模樣,親手操繪的圖紙,又在實踐中被工兵和軍器坊的大匠們,經過了數次改良,不僅艱苦耐用,而且輕便好使,輔兵們並不用花費太大的力氣。

細節決定成敗。

這些年,李元慶雖偶爾也會飄忽,但最基本的根子,他還是紮的相當穩當的。

與一片興旺忙碌的明軍營地不同,對麵的後金軍方向,卻是顯得有些無法言喻的蕭條。

昨夜,李元慶一係列的多線操作,鞍山堡內大多數人,都沒有睡個囫圇覺。

此時,這些值守的韃子們,哪怕看到明軍正在推土,很多人,卻也是哈欠連天,說不出的疲憊。

李元慶微微一笑,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不僅要讓這些狗韃子身體累,更要讓他們心裏累,讓他們害怕,讓他們膽顫!

就像是西班牙人馴養的公牛,一看到紅色,就得起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