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2011年的工作?如何進一步深化對戰略發展的理解?如何把握容易出現問題的各個環節?如何確保戰略保障能力的同步提升?各級領導班子成員要重點關注什麼?
2012年2月3日,川航股份公司圍繞上述5個問題召開了年度工作目標解碼會。
會議由黨委書記張桂龍主持,9名公司領導圍繞各自分管工作作了目標解碼發言,3名同誌提交了書麵發言材料。李海鷹總經理在主題發言中,提綱挈領地闡述了2012年工作的主要思路、重點難點、目標任務和需要把握的主要環節,明確提出了川航戰略轉型的路徑和方向,即:航空安全管理推進安全模式轉型,商業模式推廣堅持廣度、深度“兩手抓”,保障能力提升兼顧“鋪攤子”、“打基礎”,文化品牌營造做好“練內功”、“搞規範”……
這次會議,總結了前期戰略轉型的經驗做法,明確了深化戰略轉型的目標任務。隨著會議精神的全麵貫徹,川航深化戰略轉型的各項工作迅速展開。
從硬件到軟件全麵升級
川航“十二五”規劃提出,“向信息要成果”,並為此采取了大量措施。2012年10月29日,收益管理係統試運行。11月3日,大客戶係統投入運行。12月上旬,旅客信息服務係統試運行。
收益管理係統,作為航空公司必不可少的現代化管理係統之一,通過遠期預測、超售、優化等科學手段,使每一航班的每一航段的每一座位以最合適的價格出售,從而獲得最大收益。而正是預測、超售、優化這三大核心功能,無一不左右著航企的競爭力。
航空業以其淡旺季明顯、產品不可存儲、具有規律性等特質,成為收益係統發展的天然沃土。根據曆史看未來——預測功能最能體現收益管理係統這一根本原理。5年數據對比圖表,曲線的波穀波峰總是驚人的吻合。但人腦畢竟難以精準、完整地處理海量數據,收益管理係統則可以通過采集過往幾年的曆史數據、總結規律、建立模型,有效控製未來360天以內的航線,實現比較準確的遠期價位及艙位鋪墊。
目前,根據國內市場環境,川航收益中心把遠期的所有航線,3至7天內的非協調、獨飛以及國際航線,全部交由係統管理,其他航線均采用“係統建議+人工決策”的方式管理,極大地節省了航線員數據收集、分析的時間,讓他們把更多精力放在與營業部、商務代表聯動等工作上。此外,此舉也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傳統的航線管理模式過多依賴於航線員資質、經驗的問題。
長期以來,超售在為公司減少虛耗、帶來利潤的同時,也給現場部門帶來很大的善後壓力。雖然自2010年起,公司把超售與現場的聯動特別納入“九大聯動”,但這一雙刃劍始終依靠人的主觀能動性,去拿捏兩者的平衡。收益管理係統通過運用統計學、運籌學運算,分析海量航線數據、旅客購票行為,計算出每條航線在不同時段的超售參考值,科學地解決了這一難題。
10月29日,經過近10年的醞釀,川航引進美國PROS公司設計的收益管理係統上線試運行。PROS公司最新的P6係統,依據中國民航市場存在協調運價的情況,特別引進了自由競爭機製,在導入他航的數據後,係統可為航線員提供合適的共飛航線競爭參考策略。川航收益中心把10條國內航線、2條國際航線作為首批“試驗田”,培訓了27位骨幹航線員成為首批用戶。
“川航是所有上線收益係統裏學習效率最高的公司!”在係統培訓結束後,PROS公司的專家如是評價。
技術的進步,讓改變發生,讓管理升級。2012年12月18日上午,國內最先進的全視景A320飛機動態客艙模擬器在川航集團公司培訓中心投入使用,這是國內首批、西南地區第一台新型飛機動態地麵訓練設備。這次,川航總投資近6000萬元,先後建造培訓場地,引進由西安飛豹空港設備公司生產的飛機動態客艙模擬器、A320係列服務模擬訓練艙、A330及A320係列的各類型艙門訓練器等係列設備,全麵升級培訓中心的硬件實力。
川航此次全麵啟用的培訓中心客艙訓練項目,占地約6700平方米,有全視景A320動態客艙模擬器和水上訓練場。這架“飛機”與眾不同,它沒有“翅膀”,卻長著強勁的“腳”。模擬各種飛行動作就要靠這些“腳”的運行來實現。這架動態客艙模擬器長16.85米、寬15.7米,包括廚房、盥洗室、艙門、應急出口及各類應急設備,與真實的飛機客艙並無兩樣。艙體內部的每個舷窗和艙門觀察窗均安裝有液晶顯示器,並用三維動畫模擬出各種飛行姿態,如起飛、正常巡航、降落等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