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心明(四)
賀峰在石塊上稍稍喘了口氣,便向四周望去,適應了一下自己目前隻能看到半臂遠這一能力,算是默然接受了這一悲慘的事實。
環目四望,確定直接向下確實沒有什麼生還的可能,心中不由默默一歎。
不過卻沒有停下尋找下山的最好方法,同時他突然想到,雖然不可能直接向下,但是向上登山的話是不是就容易了很多呢?
可能有人覺得如果是向上爬或者幹脆在這裏等到天亮,然後再下山不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這的確是一種選擇,但不得不說的是,在這裏過夜,且不說這種景象不單純隻是普普通通的夜晚,就算是,這麼高的地方,你能確定你能夠很堅挺的或者見到第二天的太陽?
剛才有提到,賀峰想到了上山這種可能的可行性,當然,他不是真的要上山,就算他為了保持身體的溫度,想要通過上山來讓自己不斷的處於運動狀態,這樣哪怕他見到了明天的太陽,也未必就能夠看到這輪太陽落下的景象了,不是凍死,而是累死的······
可是,賀峰為什麼會想到用上山這樣的方法下山呢?雖然他的腦子沒有壞掉,但他更不可能將天地倒轉,上下顛倒······
賀峰向來都是想到就去做的人,在這種前看不見因,後算不出果的境地,賀峰向來的作風就是隻要想到一些實際可行的方法,然後就敢於將這些想法付諸於行動,不論生死,隻為搏那一線生機。
賀峰調整了下心神,隨之便是一躍,這一躍很是普通,因為能看到的地方就不遠,他選的所能跳的位置,也就隻在附近,所以也沒有先前幾次跳躍來的迅猛,更沒有一絲一毫的氣勢可言。就像是走在路上的時候,遇到了一個泥水灘,然後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用跳這種方式過到對麵,然後就那麼隨意的跳了起來,自然而然的,泥灘成為了走過的路。
而現在賀峰也是一樣,手攀在了一處石塊上,身子又那麼輕輕地一旋,腳便落在了另一處的石塊上。
再次看去,卻發現賀峰原來並不是真的要向上攀登,而是想著從身邊或是上方或是同一高度的地方借力,然後斜斜地向下移動著。
如果把賀峰此時走的路線在朝天峰上描繪出來的話,想來便是這個世界上第一條現代化的盤山公路了吧。雖然這條路有些崎嶇,而且還像是過山車一樣還時而上,時而下,很是驚悚。
賀峰不斷地重複著跳躍的動作,不斷地調整著身體的整體狀態,為了不讓自己的某一個部位單一的出現過度疲勞,不時調整著路線並且協調著身體的各種動作。
一瞬是多久?刹那也可能成為永恒,賀峰在不停的斜著向下攀登著,下的速度不是很快,當然和剛才蹲在那個大石塊上的時候沒得比,但是相對來講要安全了很多,而且他現在的慢也是是相對剛才那種風馳電掣的速度而言的。
漸漸地,賀峰眼中又開始閃現出九彩光芒,而他夜間視物的能力便是來源於他本身存在的這一奇異能力,當然也是與當初那個九彩流光的世界息息相關的。
賀峰的視力並沒有因此而變得更好,不過此時此刻,他的精神卻再一次變得飽滿了起來,就連體力竟然都開始緩緩的恢複著。從他選擇離開石塊到現在,也不知到底過去了多久的時間,而在這段時間內,他等精神以及身體各方麵的機能,全都處於一種高度緊繃的狀態,此事不能說他是油盡燈枯,但若一直像這樣發展下去,累死已是可以預期的事情了。
無法否認,那個九彩琉璃的世界給他留下了一筆直到現在他都還無法窺其一角的“遺產”,但同樣的,似乎目前來看,那個九彩琉璃的世界更多的幫他分擔一些精神上的一些無法承受的負荷,而對於體力,則更像是一種順帶附加。
或者說體力上的恢複跟本就是一種錯覺,隻不過因為精神力的恢複讓他少了很多心理上的負擔,於是便好像是體力也恢複了一些一般。
時間依然以一種所向披靡而無可抵擋的姿態前行著,哪怕賀峰的精神上很難得又很意外的得到了恢複,但是體力仍舊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在賀峰看來,這次的下山似乎比上山還要更費體力,而且這下山的速度更是和上山的速度沒得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