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獨角狂牛之名 中(1 / 2)

第九十九章:獨角狂牛之名 中

在另一邊,十六個人圍殺一隻獨角狂牛,起初之時,確實覺得十分輕鬆,但隨著時間的推進,並沒像他們想象中的那本順利,反而圍殺起來更加艱難了。

他們十六人中,修為不及鐵二,並不能迸發出勁氣以為己用,更不要說在自己的兵器之外凝聚覆上一層氣勁了,他們最多也就是以自身真氣注入兵器之中,以加強攻勢,就這,還隻是那兩個武師初期的人才能用的手段,其他人,沒有真氣的憑一身力氣,有真氣也就力量大一些,持久一些。

說到這裏,不得不說一下,武道十三階,武者和武士身體內其實是有真氣的,隻不過因為少得可憐,所以他們感覺不到,也無法使用,隨著真氣的聚集,最明顯的感覺就是身體越來越壯,力量越來越大,而最開始的煉體,便是為了成為武者之時,體內能夠感應到真氣並且能存儲真氣而做的鋪墊,而之所以沒有將煉體也納入人道之內,主要是因為煉不煉體和體能能不能累計真氣並不是必要關係,隻能說煉體能夠促進這一過程罷了。

當真氣累積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麵臨突破,將真氣遍布全身,這個時候,他就可以對別人說他是武師了,但這其實隻是一種假武師,真正的武師不再是一味隻會自身體內部累積真氣,而是能夠從外界攝取真氣以足自身,這時候他們對真氣於內於外也有著無窮無盡的奇妙應用。

兵器眾多,但其實少有人刀槍劍戟,斧鉞鉤叉等等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相反,一人一生隻用一種兵器的人最是多見,於是便有了“意”,意是意誌,也是想法,也可以說是對某種事物、甚至是對整個世界的認知,用劍的人,喜歡將這種“意”稱為劍意;用刀的人則是將這種“意”,稱之為刀意;但不論是哪種“意”,有“意”是大武師的標誌。

像酒牙子就處於向“意”邁進的的人,而鐵二則是剛剛觸摸到真氣外放化勁的邊角,另外的十六人,還差鐵二太遠。

言歸正傳,和十六人之力,圍殺一頭獨角狂牛,甚至有人逮到機會,提身一躍,做到了獨角狂牛的背上,但剩餘人等投鼠忌器之下,也放緩了對獨角狂牛的攻擊,反而讓坐上去的人被甩飛出去,受傷不輕,若不是眾人阻攔,恐怕他就要喪命牛蹄之下了,不過到現在為止,雖然還沒有人真的喪命,但卻已有五六人身受重傷,其餘眾人,也幾乎個個掛彩。

但這十六人也並不是全無所獲,獨角狂牛身上的傷越來越多,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獨角狂牛因為不斷地左衝右突,力氣緩緩散失,反應也逐漸變得遲鈍。

隻是漸漸通紅的那雙牛眼以及不斷發出的低沉的吼聲還在表達著自己的憤怒。

……

鐵二苦苦應戰,匆匆一瞥間,心中便已明了,恐怕這次要無功而返了,蓋因那被圍攻的獨角狂牛雖然看著狼狽不堪,但卻沒有一處致命傷,若說好力氣,如果獨角狂牛不再像剛開始的時候那樣亂衝亂撞,恐怕誰先沒力氣還是未知數呢。

他這次找的雖然是遠離牛群落單著三者獨角狂牛,但是這邊的聲音他並不能保證能瞞得過遠處的牛群,也許再過不久,牛群就會趕來,而到那時,他們可真就是要命喪牛蹄之下了。

心思電轉間,一計上心頭,想到此處,又緊了緊手中大刀,對著向他衝來,仿佛有著無窮無盡的力氣的獨角狂牛,猛喝一聲:“大刀勢第四式!”

暴喝既出,隻見鐵二大刀一橫,身體前傾,一刀橫掃而出,隻見此招有橫掃千軍之勢,卻隻斬眼前一人!

一刀出,鐵二之前,枯葉盡起,碎葉四揚,雜草折腰,枝梢寸斷。

隻見獨角狂牛前蹄受擊,猶若奔馬失前蹄,去勢不減,竟是直接從鐵二頭上重重翻飛出去,鐵二更是被氣勁反卷更是狂飛猛退,經過這麼長時間的之後,鐵二也終於知道,自己那半生不熟的刀形氣勁是時有時無。

隨後,鐵二似是突發奇想,也為了避免自己立足未穩之時就又要被另一頭獨角狂牛襲擊,便又借勢猛一蹬地轉身,人在空中,仍在倒退,不過因為身影的反轉,已經將倒退變成了“前進”。

“大刀勢第五式!喝!!”這一招是目前為止他能發揮出來的威力最大的一招,也是最容易形成刀形氣勁的一招。

“砰!”

一刀劈出,剛好砍在獨角狂牛的脊背之上,隻聽見一聲重擊,獨角狂牛一聲狂吼,猛地砸向地麵,草葉紛飛,獨角狂牛在地上竟是砸出一個大坑之後還不斷向後倒滑,直到碰到一棵樹擋住其後滑之勢,方才停住,大樹也因此顫動不已,獨角狂牛停下之後,試圖站起來,但試了幾次之後,終於還是沒有能夠再次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