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十三章:水(1 / 2)

獨孤伽羅,獨孤皇後,諡號文獻皇後。

河南洛陽人,漢化鮮卑人,北周衛國公、關隴集團重要成員獨孤信嫡女,母清河崔氏。

十四歲嫁給大將軍楊忠之嫡長子楊堅。同年父親政鬥失敗被殺,家道中衰,丈夫亦遭權臣猜忌。

獨孤伽羅保持低調謙恭作風,以期為夫消禍;周隋交替之際,親自勸勉楊堅定下立隋大計;之後拜為隋王妃、隋王後;隋朝開國乃為皇後。

隋文帝與獨孤皇後作為最至尊的皇帝和皇後,帝後像平常夫婦一樣常年相顧欣然、同起同居、形影不離,這在曆史上是極其罕見的。

史書上明確記載帝後長期同寢同居的隻有隋文帝和獨孤皇後、明孝宗和張皇後兩對。

兩人之間的感情好不僅是好在同起同居的表麵上,更好在國家治理上。

由於此時正值南北朝消亡後不久,雖然有著呂後這個明顯的例子在,但‘後宮幹政’四個字在人們眼裏還不是那麼不堪入目,甚至提及就是顛覆大統的危險言論。

隋朝建國後。一切的朝政事物,都是由兩人一同審批的。

宮中將這一幕稱為‘二聖臨朝’,隋文帝拿捏不穩的注意常常找獨孤伽羅商量,而獨孤伽羅每次都能夠把事情處理的井井有條。

這樣的女人,簡直就是武則天的前身。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獨孤伽羅,才會使得楊廣如此懼怕。

且據小道消息,隋文帝和獨孤皇後夫妻二人還因為恩愛,發過一個誓:“誓無異生之子”。

雖然不知這個小道消息到底是真是假,但“誓無異生之子”的情況確是真的。

開皇,50多歲的隋文帝不僅向群臣得意地宣稱自己“旁無姬侍,五子同母”,而且還拒絕吐穀渾進獻美女填充後宮的外交示好舉動,並且一並禁止隋朝藩國向他進女。

直到開皇末年,他和皇後都近花甲之年時,他才動了一點綺念。

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念頭,才使得他被皇後逼得離家出走!

當年周宣帝死後,楊堅矯詔輔政,馬上引發了三總管起兵,勢力最大的尉遲迥差點導致楊堅大業失敗。後來,尉遲迥兵敗,他的孫女淪為宮女,長大後頗有美色。

撫今追昔,楊堅臨幸了她。

這讓一生驕傲自信的獨孤皇後遭到毀滅性打擊。她悲憤交加,盛怒下殺死了尉遲氏,文帝一氣之下“單騎從苑中出,不由徑路,入山穀間二十餘裏。”

最後在左右仆射高熲、楊素的勸解下,隋文帝長歎一聲,說:“吾貴為天子,不得自由!”又調轉馬頭,回到了後宮,跑去請罪,最後夫婦倆和好如初。

而楊廣會從老二被立為太子這件事,也是獨孤伽羅一手撮合的。

不……更準確點應該說是前太子作死,作出來的!

夫婦曾對長子皇太子楊勇寄予了很大的期待,但楊勇向來行事率性、不拘小節,與隋文帝夫婦一貫嚴正的作風相衝突。楊勇喜好聲色,而東宮沒有嫡子,尤其是不善待太子妃引起了獨孤皇後強烈不滿。

老爹老媽這麼恩愛,你特麼對自家那口子不好,這不就是作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