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期以來,我國各地不時出現的農產品銷售難、農民增收遲緩等現象,這表明,我國農業發展的障礙已經從生產領域擴展到流通領域。目前,我國農產品營銷渠道並不完善,農產品營銷的交易效率很低。一方麵,“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仍然非常突出,農戶家庭作為農業生產經營的基本組織單元在駕馭農產品市場方麵明顯力不從心;另一方麵,建立在賣方市場基礎上的傳統農產品營銷渠道模式逐漸不能適應新的農產品營銷環境,出現了一係列問題。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迫切呼喚農產品營銷渠道的優化和創新。因此,深入研究農產品營銷渠道的特征與優化的影響因素,發現我國農產品營銷渠道存在的問題,借鑒國外農產品營銷渠道運營的先進經驗,尋找適合我國農產品營銷發展的優化的渠道模式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從研究層麵看,目前關於農產品營銷渠道問題的研究相對薄弱。檢索世界權威的ABI/INFORM(經濟管理全文期刊數據庫)商業文獻數據庫,很少發現關於農產品營銷渠道的高質量研究成果。這種理論與實踐的明顯反差,也從一個方麵說明研究我國農產品營銷渠道優化問題的必要性和重要的理論意義。
2006年,杜岩考入山東農業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成為我的學生。在此之前,他一直在山東經濟學院從事市場營銷、公共關係等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理論功底和專業基礎紮實。特別是對於如何優化和完善農產品營銷渠道組織、結構和關係等問題,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呈現於讀者麵前的《我國農產品營銷渠道優化研究》一書,就是在他的博士學位論文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新作。
該書在明晰農產品營銷渠道相關概念的基礎上,對國內外農產品營銷渠道的研究進行綜述與分析,尋找深化研究的切入點。以交易費用理論、營銷渠道理論、消費行為理論和博弈理論等為理論工具,運用規範與實證研究方法,對農產品營銷渠道的特征與優化的影響因素、國外農產品營銷渠道運營實踐與發展趨勢、我國農產品營銷渠道的現狀與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探討我國農產品營銷渠道優化的基本目標與主要方向,並從三個重點領域,即農產品營銷渠道的組織優化、結構優化和關係優化分別論述優化我國農產品營銷渠道的思路和對策。
該書的主要創新點在於,首先,圍繞營銷渠道組織、營銷渠道結構、營銷渠道關係三大重點領域研究農產品營銷渠道優化問題,在研究視角和研究體係上令人耳目一新。其次,研究提出了我國農產品營銷渠道優化的基本目標與主要方向,認為我國農產品營銷渠道優化應該實現五個方麵的基本目標,即運行高效、質量優良、顧客滿意、渠道安全和渠道發展。最後,比較係統地提出了實現我國農產品營銷渠道組織優化、結構優化和關係優化的基本思路,即提升我國農產品營銷渠道組織化程度,優化我國農產品營銷渠道層級結構、寬度結構和廣度結構,理順生產、流通和零售等各環節的運作機製,並通過一體化和聯盟兩種模式逐步形成穩定、和諧的農產品營銷渠道關係。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杜岩的一個突出優點或強項是積極地參與到管理實踐中去,他相信管理學尤其是市場營銷學的研究,必須與實踐結合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其學術價值。因此,他的許多研究成果都有明顯的實踐特征,這一點在本書中也有體現。
當然,該書也有一些尚待完善之處,如:數據資料欠全麵,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視角還需擴展等。期待各位讀者同仁不吝指正批評。作為他的導師,同樣期待他對相關問題進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討。
楊學成
2010年1月於山東泰安泰山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