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上市公司財務指標分析(2)(1 / 3)

"利潤總額" 指企業在一定期間的經營成果,包括營業利潤、投資淨收益和營業外收支淨額。所以,利潤總額指"10項+11項+12項的淨額(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的合計數。

"年初未分配利潤" 應與上年利潤分配表"未分配利潤"項目的本年實際數一致。

"上年利潤調整" 指企業年度結帳時發現前年度的會計處理上有誤需調整的損益。如:本年一結帳,審核發現上年度銷售費用少彙或多記××元,因 此,要進行上年利潤的調整。如減少利潤用負號表示。 (注:按新製度此項已取消,為方便讀者理解上市公司曆史年度的財務數據起見,予以保留)。

"公積金轉入數" 指企業按規定公積金彌補虧損以及用公積金分配的股利數。

"可分配利潤" 指企業可用於最後分配的利潤。

"應交所得稅"項目 反映企業年度內應交納的所得稅。所得稅稅率正常情況下為33%。

"提取法定盈餘公積金" 指企業按規定比例從稅後利潤提取的公積金。

"可供股東分配的利潤" 指企業最後用於股東分配的利潤。

"已分配優先股股利"項目 反映分配給優先股股東的股利。

"提取任意盈餘公積金"項目 反映企業按照股東會議決議提取的任意盈餘公積金。

"已分配普通股股利"項目 反映企業按照股東會議決議,分配給普通股股東的股利。

"未分配利潤" 指本年企業未分轉入下年待處理的利潤。

2.利潤及利潤分配表的分析要點

根據利潤及利潤分配表中的數據,並結合年度報告中的其它有關資料,特別是資產負債表中的有關資料,投資者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閱讀和分析:

(1)從總體上觀察企業全年所取的利潤大小及其組成是否合理。通過將企業的全年利潤與以前利潤比較,能夠評價企業利潤變動情況的好壞。通過計算利潤總額中各組成部分的比重,能夠說明企業利潤是否正常合理。通常情況下,企業的主營業務利潤應是其利潤總額的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其比重應是最高的,其他業務利潤、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支相對來講比重不應很高。如果出現不符常規的情況,那就需要多加分析研究。

(2)通過對企業毛利率的計算,能夠從一個方麵說明企業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大小。毛利率的計算公式為: (主營業務收入-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收入=毛利÷主營業務收入 如果企業毛利率比以前提高,可能說明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具有一定的成效,同時,在企業存貨周轉率未減慢的情況下,企業的主營業務利潤應該有所增加。反之,當企業的毛利率有所下降,則應對企業的業務拓展能力和生產管理效率多加考慮。

(3)可通過有關比率指標的計算,來說明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投資報酬。

分析現金流量表

1.現金流量表中的現金的含義

現金流量表中的現金是指庫存現金、可以隨時用於支付的存款和現金等價物。庫存現金,可以隨時用於支付的存款,一般就是資產負債表上"貨幣資金"項目的內容。準確地說,則還應剔除那些不能隨時動用的存款,如保證金專項存款等。現金等價物是指在資產負債表上"短期投資"項目中符合以下條件的投資:

(1)持有的期限短:

(2)流動性強:

(3)易於轉換為已知金額的現金:

(4)價值變動風險很小。

在我國,現金等價物通常是指從購入日至到期日在3個月或3個月以內能轉換為已知現金金額的債券投資。例如,公司在編製2009年中期現金流量表時,對於2009年6月1日購入2006年8月1日發行的期限為3年的國債,因購買時還有兩個月到期,故該項短期投資可視為現金等價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