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經濟指標與股票走勢(4)(1 / 3)

股票投資者除了要關注利息調整是加息還是減息之外,還要關注利息調整的頻率(表現為兩次加息之間的時間間隔)。一般來講,加息的頻率快,說明宏觀經濟的決策層認為經濟發展過熱,股市上漲過快,需要通過連續的加息為經濟降溫,打壓股市。例如2007年的連續加息就緣於此;反之,減息的頻率快,說明宏觀經濟決策層認為經濟發展的內外環境出現惡化,需要刺激經濟、鼓勵消費、拉抬股市,例如2008年的連續減息就是如此。

彙率與股票市場

1.彙率的概念

彙率亦稱“外彙行市或彙價”。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國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彙率。

2.彙率與進出口

一般來說,本幣彙率下降,即本幣對外的幣值貶低,能起到促進出口、抑製進口的作用;若本幣彙率上升,即本幣對外的比值上升,則有利於進口,不利於出口。

2007年金融海嘯以來,以日本和美國為代表的國際社會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很大,其中一個重要考慮就是,人民幣升值可令中國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成本有較大幅度的增加,打擊中國商品的競爭力,並反過來刺激中國大量進口他們的商品。回顧1997年在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如果人民幣貶值,其他國家的金融危機將更糟糕。而當時我國政府堅持人民幣彙率的穩定,塑造了負責任大國的形象。

3. 彙率與物價

從進口消費品和原材料來看,彙率的下降要引起進口商品在國內的價格上漲。至於它對物價總指數影響的程度則取決於進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反之,本幣升值,其他條件不變,進口品的價格有可能降低,從而可以起抑製物價總水平的作用。

4.彙率與資本流出入

短期資本流動常常受到彙率的較大影響。當存在本幣對外貶值的趨勢下,本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就不願意持有以本幣計值的各種金融資產,並會將其轉兌成外彙,發生資本外流現象。同時,由於紛紛轉兌外彙,加劇外彙供求緊張,會促使本幣彙率進一步下跌。反之,當存在本幣對外升值的趨勢下,本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就力求持有的以本幣計值的各種金融資產,並引發資本內流。同時,由於外彙紛紛轉兌本幣,外彙供過於求,會促使本幣彙率進一步上升。

5.彙率與股市

綜上所述,彙率會通過影響進出口、物價和資本流動,對股市產生影響力。

當本國貨幣貶值時,國內出口企業提供的商品和服務在國際市場上以外幣表示的價格就會降低,國際競爭力增強,促進本國商品的出口,增強國內經濟的發展,這樣,公司(尤其是出口公司)的盈利前景就比較好,使股票的價格有上漲的空間。如果本國貨幣升值,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上升,降低了國際競爭力,阻礙商品的出口,影響國內經濟的發展,這樣公司(尤其是出口公司)的盈利就會下降,使得股票價格下跌。

從國際資本流動的角度來講,當本國貨幣貶值時,本國資本會選擇流出,在股市拋售股票,導致股市下跌;當本國貨幣升值時,外國資本會流入,形成所謂的國際熱錢,這部分熱錢會選擇買入本國的股票,導致股市上升。

人民幣彙率升值,實質上利好A股市場,但也潛藏了一定風險。彙率升值會帶來資本市場效應,使大量外來資金投到股票市場上去,有利於市場資金的擴容,活躍A股市場,增強市場信心,從中長期看,無疑是一個極大的實質性利好。同時,通過帶動直接投資直接進入各行業,形成資本投入、購並和重組的熱潮,成為刺激A股上漲的另一條途徑。人民幣升值也有可能成為影響股票市場的不穩定因素,因為外來資本的投機屬性,使其一旦感受到風險,就會快速的大量撤出,造成股市的暴跌。

平均利潤率與股票價格

平均利潤率是關於資金流動的一條客觀定律,其大意為:當兩個部門間投資利潤率存在差別時,資金就會從利潤率低的部門向利潤率高的部門流動,直到兩部門的投資利潤率基本相等。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表述平均利潤率規律就是:水往低處流,資金向利潤率高的地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