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指標——MACD
股市行情雖然變化多端,但在一定的程度上還是有規律可循的,這也是技術分析存在的基礎。一般說來,技術分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理:1、一種趨勢一旦形成,就會持續一段時間,而不會立即反轉,甚至突破壓力位或支撐位(重大利空利好消息除外)。2、當股價走勢進入頂部或底部反轉區域時,其走勢特征總會在技術圖形上表現出來。MACD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指標就是第一原理的典型代表,MACD不僅適合中長期趨勢分析,而且也是最有效、最常用的逃頂方法。在實際投資中,MACD指標不但具備抄底、捕捉極強勢上漲點(MACD連續二次翻紅買入)、捕捉“洗盤結束點”(上下背離買入)的功能,而且還能幫助你捕捉到最佳賣點,幫你成功逃頂,使你盡享豐收後的振奮感覺。
1.MACD指標的原理解析
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ACD),是投資者做技術分析時,最為簡單同時又最為可靠的指標之一。MACD利用快慢二條〈快線:DIF,慢線:DEA〉移動平均線的變化作為盤勢的分析指標,具有確認中長期波段走勢並找尋短線買賣點的功能。MACD的原理在於以長天期(慢的)移動平均線來作為大趨勢基準,而以短天期(快的)移動平均線作為趨勢變化的判定,所以當快的移動平均線與慢的移動平均線二者交會時,代表趨勢已發生反轉,當用長均線減去短均線後,這些滯後指標就成為了一個動力振蕩指標。其結果是它構造了一根在零點線上下擺動的振蕩線,並且沒有上下幅度限製。根據移動平均線原理發展出來的MACD指標具有極大有點,一來克服了移動平均線假信號頻繁的缺點,二來確保了移動平均線最大的戰果。
在現有的軟件中,MACD常用參數是快速平滑移動平均線為12,慢速平滑移動平均線參數為26。此外,MACD還有一個輔助指標——柱狀線(BAR)。
DIFF(白線):收盤價的短期和長期兩條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間的差值。
DEA (黃線):DIFF線的m日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m=天數。
MACD(彩色柱狀線):MACD數值大小等於DIFF和DEA差的2倍,當正數時,出現紅色柱狀線,是比較明顯的買入信號.當負數時,出現綠色柱狀線,則是賣出信號。
參數:SHORT(短期)、LONG(長期)、M天數,一般為12、26、9。
一.MACD指標的計算方法
MACD 為26天平方係數加權移動平均線與12天平方係數加權移動平均線間的差異。9 天移動平均線常被用作一“臨界線”,意為當MACD 相交於這一“臨界線”之下時,此為空方市場;當它交於這一“臨界線”之上時,此為多方市場。
在一般的情況下,快速EMA一般選6日,慢速EMA一般選12日,此時差離值(DIF)的計算為:DIF=EMA6-EMA12
至於差離值(DIF)縮小到何種程度才真正是行情反轉的信號,一般情況下,MACD的反轉信號為差離值的9日移動平均值,“差離平均值”用DEA來表示。
計算得出的DIF與DEA為正值或負值,因而形成在0軸線上下移動的兩條快速與慢速線,為了方便判斷常用DIF減去DEA,並繪出柱狀圖。如果柱狀圖上正值不斷擴大說明上漲持續,負值不斷擴大說明下跌持續,隻有柱狀在0軸線附近時才表明形勢有可能反轉。
為了讓初學者更好地掌握MACD指標的計算方法,我們在這裏特別給出MACD具體的計算公式:
加權平均指數(DI)=(當日最高指數+當日最低指數+2倍當日收盤指數)/4
12日平滑係數(L12)=2/(12+1)=0.1538
22日平滑係數(L26)=2/(26+1)=0.0741
12日指數平均值(10日EMA)=L12×(當日DI值-昨日的12日EMA)+昨日的12日EMA
26日指數平均值(22日EMA)=L26×(當日DI值-昨日的26日EMA)+昨日的26日EMA
差離率(DIF)=12日EMA-26日EMA
9日DIF的平均值(DEA)=最近9日的DIF之和/9
柱狀值(BAR)=DIF-DEA
MACD=(當日的DIF-昨日的DIF)×0.2+昨日的MACD
注: 第一日的EMA值取第一日的DI值
計算MACD時,首先要分別計算出加權平均指數(DI)、計算差離值(DIF)、九日來的計算差離平均值(DEA)、柱狀值(BAR)、十二日指數平均值、二十六日指數平均值A)、十二日平滑係數、二十六日平滑係數、等基礎數據備用然後才能計算出MACD值。
二.MACD指標的應用原則
MACD是通過計算兩條不同速度的平滑移動平均線(EMA)之間的差離值,來作為研研判股市行情的一種技術分析方法。它除了由DIF線(核心)、DEA(輔助)構成外,還包括圍繞0軸波動的MACD柱狀圖。要想在實戰中靈活運用MACD指標,就必須熟練掌握它的應用原則,在這裏,我們將應用原則精解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