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量能理論解析應用(3)(1 / 2)

因此,當你握有一隻強勢股的時候,最好是緊緊盯住股價日K線圖,在日K線一直保持在十日均線之上,可以一路持有,一旦股價以長陰線或盤勢跌破十日均線,應立即出貨,考慮換股操作。

盤整完成的股票要特別注意,理由是其機會大於風險。盤整的末期成交量為萎縮。代表拋盤力量的消竭。基本上,量縮是一種反轉信號,量縮才有止跌的可能,下跌走勢中,成交量必須逐漸縮小才有反彈的機會。但是,量縮之後還可能再縮,到底何時才是底部呢?隻有等到量縮之後又是到量增的那一天才能確認底部。如果此時股價已經站在十日均線之上,就更能確認其漲勢已經開始了。

所以,基本上我們應重視的角度是量縮之後的量增,隻有量增才能反映出供求關係的改變,隻有成交量增大才能使該股具有上升的底部動量。

根據上麵的內容,我們總結可知,在盤局的尾段,股價走勢具有以下特征:

★A.波動幅度逐漸縮小。

B.量縮到極點。

C.量縮之後是量增,突然有一天量大增,且盤出中陽線,突破股票盤局,股價站在10日均線之上。

D.成交量持續放大,且收中陽線,加上離開底價三天為原則。

E.突破之後,均線開始轉為多頭排列,而盤整期間均線是疊合在一起。★

4. 成交量組合選股

下麵介紹以成交量為核心的成交量組合:“搭下中小陽增後陰”成交量組合,它與廣泛流行的K線組合的相互配合使用,效果很好。

定義及使用注意事項。

★五日成交量均線在上,十日成交量均線在下,五日成交量均線自上向下搭,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五日成交均量與十日成交均量趨於一致,大致持平。

五日成交量均線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當日,K線為陽線,與此相對應當日成交量為陽量。

五日成交量均線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前一日,K線為陽線,與此相對應當日成交量為陽量,大多數情況下此日量比趨近交叉日量小。

五日成交量均線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次日,K線為陰線,與此相對應當日成交量為陰量。

出現在橫盤整理末期、大幅拉升前夕。

K線上相對應的往往是莊家震倉、洗盤過程。

五日成交均量與十日成交均量趨於一致時,允許有百分之十以內的正負誤差,二者越接近越好。

符合葛南維移動平均線四個買入法則之一。

成交量組合出現同時或出現後一、二個交易日內,如有K線組合出現相配合,則該隻股票股價上漲概率更大。

按此方法買入股票且股價上漲一段後,如果葛南維移動平均線八大法則中四個賣出法則之一出現,應出脫持股。★

例:賽迪傳媒(000504)1997年8月14日至8月20日4個交易日的成交量,組成一個“搭下中小陽增後陰”的基本圖形。從8月21日起,股價強勁上漲,至8月29日止,7個交易日內股價從6.34元一路漲至8.85元,漲幅近40%。

圖102:賽迪傳媒成交量組合買入圖解

5. 成交量判斷主力洗盤

下麵要介紹的這種選股法的基本原理是“量是因,價是果;量在先,價在後”。但在實際中,人們會發現根據量價關係來進行具體買賣股票時,常常會出現失誤,尤其是在根據成交量判斷主力出貨與洗盤方麵,失誤率更高,不是錯把洗盤當出貨,過早賣出,從而痛失獲利良機,就是誤將出貨當洗盤,該出不出,結果是痛失出貨良機。那麼,在實際投資中如何根據成交量的變化,正確判斷出主力的進出方向,或者說,如何根據成交量的變化,準確判斷出主力是在出貨還是洗盤呢?

一般說來,當主力尚未準備拉抬股價時,股價的表現往往很沉悶,成交量的變化也很小,此時研究成交量沒有實際意義,也不好斷定主力的意圖。但是,一旦主力放量拉升股價時,主力的行蹤就會暴露,我們把這樣的股票稱為強莊股,此時研究成交量的變化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此時,如果能夠準確地捕捉到主力的洗盤跡象,並果斷介入,往往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取非常理想的收益。

實踐證明,根據成交量變化的以下特征,可以對強莊股的主力是不是在洗盤作出一個較為準確的判斷:

首先,由於主力的積極介入,原本沉悶的股票在成交量的明顯放大推動下變得活躍起來,出現了價升量增的態勢。然後,主力為了給以後的大幅拉升掃平障礙,不得不將短線獲利盤強行洗去,這一洗盤行為在K線圖上表現為陰陽相間的橫盤震蕩,同時,由於主力的目的是要一般投資者出局,因此,股價的K線形態往往成明顯的“頭部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