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餘秋雨散文》,就如同讀著一本厚厚而又色彩濃重的曆史書,書裏更有人間百態,有愛恨情仇,細細地去品味,去欣賞,從中會獲得心靈上的升華。”陳毅飛感慨地了一句。
“是啊!靜靜地翻開這樣一本書,再去細細品味書中對人生、靈魂以及人性的感悟,當然,會感慨萬千……你也喜歡《餘秋雨散文》?”楊詩薇低頭淺笑,修長的手指撫過長發。
“大學的時候拜讀過,確實受益匪淺。”陳毅飛微微一笑,他的身體向前靠了靠,見書正好翻在《垂釣》這一篇上,他脫口而出:“你在看《垂釣》?”
“嗯……”
“這篇《垂釣》,是餘秋雨夫婦在海參威的見聞,這情節,也相當簡單。”
“兩位老者不同的性格追求,導致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
“胖老人歸去的時候已是盆滿缽滿,快樂的腳步如勝利者凱旋。”
“而瘦老人雖然用背影來鄙視同伴的淺北,但他畢竟魚桶空空,一個人在暮色漸濃的大海邊寂寞地等待,孤獨地守候,他那瘦的身影還在與大海對峙。”
楊詩薇一字一句清晰地講著。
其實她是剛翻到《垂釣》這頁,至於這篇《垂釣》講述的具體內容,她還未曾看過。
她之所以能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那都要歸功於林源。
是他守在電腦前,為她翻閱大量的資料,並一字一句傳達給她。
這招善意的掩人耳目之計,確實使得高。
陳毅飛渾然沒有察覺到。
“是啊!餘秋雨在散文中道:‘一個更加物質,一個更加精神’。”
“一個是喜劇美,一個是悲劇美。”
“他們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美的人類。”
陳毅飛感慨萬千。
“的確,人類在演繹故事的時候,皆因為不同的人生觀而豐富了結局,讓旁觀者更覺意味無窮。”楊詩薇輕抿的唇勾勒起一抹迷人而又自信的弧度。
陳毅飛讚同地點點頭。
“人生何嚐不是這樣,如果不認清自己所處的環境和客觀條件,一味盲目地追求自己力所不能及的目標,那種孤單寂寞的對峙並不能顯示崇高。”
“唯有不斷地充實自己,發現自己的不足,腳踏實地的麵對和解決,才會像那位胖老人一樣,麵對人生時,自如地下鉤、起鉤,而且次次都是滿載而歸,撞開人生的一扇扇希望和快樂之門!”
楊詩薇那美眸中透著自信,那白皙的手指,優雅的將耳邊落下的一縷秀發別於耳後。
陳毅飛饒有興趣地看著她,讚許地點點頭:“看的挺透徹的,竟然還有一番自己精辟的見解,不錯,確實不錯。”
他不由得捫心自問,這不錯,是對楊詩薇這個人呢?還是僅僅隻對於她的一番見解?
或許這兩者都有吧。
對眼前這個女孩,他竟然有一種想繼續了解下去的衝動。
楊詩薇被他這麼誇獎,這俏臉不禁泛起兩片紅暈,羞澀地低下了頭。
服務生將陳毅飛點的咖啡以及糕點陸續地端上。
“餘秋雨的散文中始終貫穿著一條鮮明的主線,那就是對中國曆史、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餘秋雨的作品更透著幾絲靈性與活潑,盡管表達的內容是濃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