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1 / 1)

在普通百姓的眼裏,影視娛樂明星們是社會的寵兒,他們衣著光鮮,珠光寶氣,開著豪車,住著豪宅;他們擁有台前幕後的鮮花與掌聲,身邊總是圍繞著光環與流言。

拂去表麵的胭脂粉黛,其實,他們也是普普通通的公民,也有正常的平淡生活,也有追求財富的欲望與權利。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明星們創造財富的曆史,正是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社會變遷的縮影,直接或間接地折射了社會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待財富的觀念。

上個世紀80年代其實並不遙遠,那個時代的電影明星,藝術價值大於商業價值。他們的定位是演員,是藝術工作者;他們拍電影不拿片酬,隻拿工資;他們對財富的追求會被認為是“拜金主義”。

當16家國有電影製片廠和國有藝術院團的壟斷體製被衝破後,明星們褪去了“藝術工作者”的光環,除了從事影視文藝工作,他們有了另外一個身份——創業者。

明星的身份,無疑讓他們省去了不少原始積累的麻煩,同時也帶給了他們無數的眼球與人氣。但上天總是公平的,有帶來的,就有帶不來的:比如對市場搏殺殘酷性的認識,對商業理念的認知,日積月累的管理與營銷經驗,對財務知識的熟悉和運用。一旦明星們走上了獨立創業的道路,脫離了原本擅長的領域,其實他們麵臨的問題與普通創業者並無二致。

從與草根創業者們搶地盤,到另辟蹊徑、獨樹一幟;從開餐館、酒店的“玩票”,到越來越多地進入專業化領域、高端行業。這一切,折射出資本門檻的提高,也折射出現代商業理念不斷植入對中國創業者們的影響。此時,明星們才算是真正與草根拉開了差距,他們正在成為市場的主體、資本的新貴。

明星們追逐財富被社會唾棄的80年代早已漸行漸遠。財富,正在成為助推中國文化娛樂產業市場化進程的原動力;明星,這個群體或許會在商業領域裏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