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金融危機,明星炒股“各顯神通”(1 / 2)

在一級市場套利的明星要麼參與上市公司管理層,要麼獲得原始股,這需要上市公司提供條件和機會,有時還要經過漫長的等待。相比之下,明星名流更易在二級市場上獲利。

浙江東方三季報就顯示,其第三、四大流通股東分別為徐帆和鄧婕。浙江東方的證券代表姬峰表示並不知道這兩個是否就是影星徐帆和鄧婕,隻能從證券交易所發來的登記冊中看到姓名和持股數,並沒有身份證號碼。不過,有股民認為,有能力投上千萬買股票的人不多,應該就是演員徐帆和鄧婕,同時出現在一個股票中也並非巧合,很可能是潛伏重組機會。

09年第三季度季報顯示,徐帆持有浙江東方174.17萬股,為第三季度新進股東。以第三季度3個月均價6.8元/股計算,徐帆持股成本約在1 184萬元左右。第四大流通股東鄧婕持146.13萬股,第三季度新進57.46萬股,鄧婕早在今年第二季度就購入88.67萬股該股,持股成本約1 000萬元。以浙江東方最近的股價表現看,鄧婕、徐帆的股票賬麵價值基本不賺不賠。

此外,長力股份2009年三季報顯示,湯燦以持有200萬股位列第三大流通股股東。ST百花2009年三季報顯示,陳小藝以持有95萬股位列第七大流通股股東。不過未證實是歌手湯燦和演員陳小藝。

多少明星潛伏股市,股市成為了他們致富的捷徑。可是股票的高風險並不會因人而異,即使是明星、文化名人也都要慎對股市風險。明星的炒股路也未必就一定一帆風順地到達財富彼岸。2008年,全球金融市場大波動,“跌跌不休”的股價讓散戶們的“錢袋”越來越扁。然而,和小散戶相比,向來熱衷投資的明星損失更為慘重,一時間娛樂圈哀鴻遍野,隻留下歎息聲聲……

1.套牢型:“死了都不賣”

明星代表:李嘉欣、方中信、夏雨、佟大為

一首《死了都不賣》似乎唱出了很多明星的心聲。麵對席卷而來的金融海嘯,多數明星股市賬戶縮水至少30%,眼看資金流失,明星們也隻有接受被“套牢”的現實。

2008年,李嘉欣坦言身家也跟著股市大縮水:“忽然沒了一半身家。”她還舉例,透露自己以100元買入的某股票,現有股價僅40元左右。雖然李嘉欣沒有透露具體數字,但一向投資有道並坐擁多處豪宅的她,保守估計虧了1億港元。

在這次全球範圍的股災中,方中信整個身家的1/3都被蒸發了。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股票大跌並沒有讓他感到驚慌,因為可以趁機吸納,隻是因為人在北京,又沒有網上炒股的賬戶,無法操作,眼巴巴看著機會溜走。方中信手上持有的10隻股票,暫時給他帶來了超過7位數的損失,目前他選擇按兵不動,“我的原則是,不賣就不會虧,希望能夠守得雲開見天日。”任達華建議已虧損的股民索性不要理股市,“放一段時間,沒什麼壞處。”他又埋怨美國是這次股災的罪魁禍首:“他們製造了太多的金融投資產品,太貪心了,所以才有這樣的結果。”

在內地,夏雨透露自己已經虧了30%的錢,他表示:“我花了7位數字投資買股票,有時會趁高放趁低買,不過整個股市這樣下去真是跌到叫救命,我都不見了30%。現在手頭還有和黃、長實和中國移動,有藍籌在手又有紅利收,好過放銀行。”而佟大為如今也虧了上百萬,為此,他號稱堅決不賣等待解套,一旦能解就不再炒股。

2.割肉型:好歹把錢拿了出來

明星代表:張菲、黃磊

看著股市如此“跳水”,有人虧了數千萬,有人血本無歸,一些明星也實在按捺不住了,不想在股市中再冒風險,與其看著股市的錢一點點消亡,不如忍痛一下子割肉,虧就虧了,好歹把錢拿出來,不繼續虧錢。

股災橫掃千軍,事事謹慎的“猶豫先生”、台灣主持人張菲也不幸“中招”,從年初起就飄搖在股災的腥風血雨中,投資1億的新台幣打了水漂,麵對台灣股票跌個不停的慘狀,一咬牙虧了3 000萬割肉出去,菲哥傷心得臉都綠了:那可是六輛奔馳車啊?還好張菲能自我安慰,稱:“我從股市斬釘截鐵全殺出去,我賠錢可能安慰了不少投資人,也算有功勞。這回我是保留些現金,再逢低進場。”

黃磊躬耕於北京電影學院,但近年電視劇片酬已達到每集五六萬,再加上各種代言酬勞,大筆收入也形成了亟需理財的局麵。股市看淡民不聊生,黃磊也不忍被套牢,忍痛把手中持有的股票賣掉一半殺將出來,據說也至少虧了幾十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