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章子怡——完美經營自己的演藝之路(1 / 2)

從寂寂無名的北京女孩到“謀女郎”再到國際巨星,章子怡的星路可謂順風順水,“善於經營自己”是圈內人對她的評價。其實,章子怡不僅善於經營自己的演藝生涯,善於經營自己的感情,也善於經營自身的財富。

作為一名演員,章子怡的演技無可挑剔。無論在電影《我的父親母親》,還是讓章子怡瞬間成為國際巨星的電影《臥虎藏龍》,抑或是接拍馮小剛的《夜宴》,還是去年接拍陳凱歌導演的電影《梅蘭芳》,幾乎每一個角色都深入人心。此時的章子怡,已是娛樂圈中的大姐大。台前,所演繹的每一個角色都堪稱經典,而幕後,章子怡的成績同樣精彩,章子怡首當製片人的電影《非常完美》上映46天,就拿下9 400萬的票房成績。

章子怡自擁有國際知名女星頭銜後,最近的廣告酬勞已突破千萬元大關,成為中國女星廣告身價之最。章子怡打進國際市場後,其廣告酬勞穩站500萬元以上,之前由她代言的日本品牌廣告,價錢倍升至千萬元。而張曼玉的酬勞則以美元計算,她以影後的身份任代言人,獲得200萬美元酬勞也很合理。但是以此計算,章子怡的廣告身價已經直追張曼玉了。

在電影方麵,看似不善理財的章子怡,卻把自己的演藝生涯經營得別具特色。章子怡14歲開始自己賺錢,最早的一支廣告賺了140塊錢。出演《英雄》,章子怡的片酬隻有梁朝偉和張曼玉的十分之一。成名後,章子怡身價飆升,卻在香港新銳導演馬楚成指責以她為首的內地演員片酬要價太高之際,主動放下身價,公開表示願意低酬支持國內有才華的導演,“我向國際發展是開闊眼界,真正搞藝術還是要回國的。我看過王小帥、賈樟柯的影片,真的很好,他們是真的想搞藝術,我一定會扶持他們,隻要是我沒演過的角色,對劇本也感興趣,我願意降低片酬參演。”

自降身價扶持有才華的年輕導演,既提升了自身的素質,也為今後的發展鋪平了道路。2001年,張藝謀導演《英雄》,這部影片給章子怡的卻隻有別人的十分之一——160萬元人民幣。但事實證明,這半年是章子怡最有收獲的一段時間。

其後,章子怡為拍攝《紫蝴蝶》自願“降低身價”,算是友情出演,而且片酬絕對低於她出名後拍過的任何一部影片。第二部受益影片是《茉莉花開》。不能不提的影片還有王家衛的《2046》。章子怡接受《2046》的召喚已3年,但該片始終停停拍拍。令人稱奇的是,當時該片檔期始終沒定,甚至連片酬也沒確定,王家衛卻幾乎以一己之力將華語影界的大腕全部收歸囊中,章子怡欣然接受裏麵的角色。而最後,章子怡也憑這部戲進一步鞏固和擴充了她在影壇的影響力。

表麵上看,章子怡是一個不會理財的女星,至少她不懂得利用青春年少之際大肆斂財,但細細想來,這卻是很高明的做法。藝人圈裏不乏因為過於功利亂接戲而損害自己前途的先例,而類似章子怡的“低價”扶植年輕導演的做法則往往會收到奇效。須知今天你扶植的有才華的小導演,日後很可能成為張藝謀和王家衛,而你則可以順利地成為鞏俐和梁朝偉。而且,與有才華的導演合作本身就是一種提升自己素質的機會。可以想象,善於打理自己演藝生涯的章子怡,隨著演技和社會力影響的提升,片酬大幅上揚的日子理所當然地就在眼前了。

拍罷張藝謀的電影《我的父親母親》後,章子怡已漸漸有了知名度,但當時在內地拍廣告的酬勞隻是“新人價”——5萬至10萬元,那時的她大小通吃,頻頻接拍計算機產品、洗發水等廣告。不過,自《臥虎藏龍》後,章子怡已升價10倍,廣告酬勞以百萬計算,同時又接拍國外廣告,其中接拍的日本洗發水廣告和美國宣揚全民喝牛奶的廣告,所拿到的酬勞更跳升至約200萬元人民幣。

《臥虎藏龍》、《尖峰時刻2》、《英雄》、《十麵埋伏》,章子怡被海外媒體預測將成為中國首席女星。而當《藝伎回憶錄》中章子怡的造型曝光之後,大家都認為這就是章子怡進軍日本的招牌電影。但是,章子怡在美國官方網站卻公開了她首部日本歌舞片《狸禦殿》的預告片。在短短兩分鍾的預告片中,章子怡7個造型、13個場景的不停轉換,將百變公主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對於章子怡的表現,導演鈴木清順用了“無可挑剔”來形容。

如今的章子怡已蜚聲國際,她是各國際影展爭相邀請的貴賓,在先後擔任奧斯卡與戛納影展的頒獎人後,威尼斯影展也連續兩年欲邀請她擔任評審。在國際影壇中,章子怡儼然變成了外國人眼裏的中國演員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