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證券交易營業部,首先映入眼簾的一定是大家熟知的那句標語:“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別看這句人人熟知的簡單的一句話,其包含的內容並非每一位股市投資人都能夠理解。隻有那些經曆過股市暴跌的,或長期套牢不得解套的,或反複割肉資金被腰斬的投資者,才能真正體會到股市的風險。那麼,股市究竟有哪些風險呢?
(1)不可預知的風險
不可預料的風險也可以稱其為無法預知的風險。這類風險至少包括以下方麵:
①2天災人禍。地震、海嘯、瘟疫,雖然科技的發展可以把人類送入太空,但迄今為止也許在未來的很長時間,人類對這三種天災還是無所措手足。因為人們不知道它何時發生,程度有多大,當然對股市造成的風險也是無法預知的。除了天災還有人禍,諸如戰爭、恐怖襲擊,都應該歸入其中,其風險同樣不可預知。曾有預言家預言,人類的滅亡將主要由地震、瘟疫、戰爭所至。可見這種天災人禍的風險之大何止於股市。
②2係統性風險。除了大熊市的連綿下跌給投資者造成的巨大風險之外,某一品種同樣具有係統性風險。比如,不雕花對衝基金交易員投機天然氣失敗,巨虧70億美元致該基金發生崩盤;還有某銀行集團的交易員由於外彙投機失敗而巨虧50歐元等。16年前,交易員尼克·裏森用“88888”的錯誤賬戶致使百年老行的巴林銀行發生巨虧垮台。而相似的一幕又在2011年9月16日上演。瑞士銀行一位雇員進行未授權交易使該行蒙受20億美元損失,該銀行股票開盤暴跌,累計跌幅34%。試想,一旦投資者購買了上述基金和銀行的股票,所造成的風險根本就不可能預知。
③2上市公司造假。以虛假的報表騙取發行股票資格的上市公司,給投資者造成的風險也是不可預知的。當真相大白於天下之時,投資者的虧損已無法挽回。即使通過法律手段,也難以獲得應有的補償。
(2)可預知的風險
可預知的風險從本質而言是投資者明知有風險,卻不去規避,或不願意規避、或不懂得規避。諸如:
①2政策性風險。寬鬆的貨幣政策或從緊的貨幣政策都會對股市產生影響,當政策轉向之時,由於信息的不對稱性,致使普通投資者很難采取主動的投資行為,以規避風險。最為典型的表現是不知道買入、賣出的時機而發生虧損。不認知政策帶來的風險通常以新入市的投資者為多。比如,2010年國家宏觀經濟政策一直強調要淘汰落後產能,發展新能源,但許多投資者卻抱著鋼鐵股和火電股不放,結果虧損累累。而那些買入新能源概念股票的投資者,絕大部分都有不菲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