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抉擇》(1 / 1)

47 抉擇(楊洛)

這樣慢慢的走著,子時已過,才見雁門在望,卻有一小隊隋軍排列在城外相候,雲定興竟是赫然在列,搶上前來拉著我的馬韁,低聲道:“公主殿下安然無恙,當真萬幸啊!”說著扶我下了馬。

我問:“父皇已經知道我的事了嗎?是他派你來接我的?”

就著火把的光亮,我看到雲定興臉上露出尷尬之色,卻聽他避而不答,道:“公主,臣有一要事想先向公主請示,可否請公主移駕?”說著往旁邊一個臨時搭起的小帳篷一指。

我聽得莫名其妙,但還是依言進了那小帳篷,在一個小幾之後的羊皮墊子上盤腿坐下。

雲定興在我麵前跪下,臉上尷尬之色更盛,遲疑了一下,才道:“剛才臣已經聽了雁門之內的守軍之言,原來突厥突然撤退,為的是義成公主傳來警報,說突厥北境有急。想來這必定是公主促成了此事,因此這次勤王解圍,居功至偉者自然是公主殿下了。”

我心中恍然,想:“原來這家夥是想趕在我見到父皇聖駕之前,先跟我說好怎麼定他的功勞。也是,洛陽大軍一到,他的勤王之功就很有可能被搶去了一半,甚至被排擠得無影無蹤。此人一向貪戀功名官位,居然連夜的守在雁門城口,等我回來。”

於是我微微笑道:“如果沒有雲將軍救護在先,我哪有性命前去定襄,求得義成姑母暗中相助?這份大功,也有你的一份啊。再說,率先發兵救駕的也是雲將軍,這些功勞我自會稟報父皇,決不會讓刀筆之吏埋沒了將軍的大功。”

雲定興連連叩首,道:“公主大恩,臣感激不盡,當粉身以報!”

我暗暗皺眉。對於這種諛詞,我向來是很反感的,實在不想再聽下去了。我擺了擺手,就要站起來離開。

雲定興卻仍然跪在地上沒有起來,道:“公主,那……唐國公的二郎之功呢?”

我一怔,道:“他的功勞當然更大了。他不但多番救我性命,也在你麾下參與了勤王,方才還冒著生命之險往北探查突厥大軍是否真的退卻。這種種功勳,我當然也會上報朝廷,論功行賞。”

“可是……二郎跟臣說,他在此一役之中全無功勞,請臣甚至不要在皇上麵前提起他的名字。還說他一直就在從太原到長安的路上,從未到過雁門這邊來。在路上遇到受傷的公主相救的,是臣;護送公主返回駐地的,是臣;大張旗鼓兵發雁門以引開突厥大軍對暗裏前往定襄的公主的注意的,也是臣……”

我厲聲斷喝道:“大膽雲定興!你是想貪沒他人之功嗎?”

雲定興嚇得渾身一個哆嗦,連連磕頭道:“公主明鑒,公主明鑒,這些話都是二郎說的,臣萬萬不敢在皇上麵前撒此彌天大謊!”

我其實也不是真怒,隻是想擺此姿態嚇唬雲定興,逼他說出真話而已。這時我冷哼一聲,道:“我怎麼知道你說的是真是假?叫李世民來!我要親耳聽他說這一番話,我才相信。”

雲定興一臉為難之色,道:“其實臣當時也是這樣跟他說的。這些功勞其實都是他的,公主也知道得清清楚楚,臣便有天大的膽子,也絕不敢隱瞞皇上啊。但他不肯聽從臣的話,隻說臣若不敢跟皇上這樣說,那就來請公主作主。他跟臣說完這些話之後,馬上就動身離開雁門了……”

“什麼?”我又是一驚,“他……他已經走了?”

“是的,那是半個時辰之前的事了。要去哪裏,他也不肯說,隻留下了竇琮一人,說讓竇琮與護送公主回來的其餘九人會合,也要連夜出發追上他。剛才竇琮也在外麵等候,公主進來這裏之時,他就跟那九人會合,現在大概都走了吧。”

一時之間,我還完全不能相信自己耳朵聽到的事情,茫然若失,呆坐當地,過了好一會兒,才道:“他就隻對你說了這麼一番話嗎?再沒別的了嗎?”

雲定興一拍腦袋,道:“對了,他還留了這個給臣,讓臣轉交給公主。”說著從懷中掏出一物。

我心頭一震,忙從雲定興手中接過那物事,卻見是一個方折,但裏麵鼓鼓脹脹的,似是包著些什麼。我把方折打開,裏麵的東西“叮”的一聲滑到小幾上,燭火下看得清楚,正是我送給李世民的那隻白玉兔子!我的視線茫茫然地從白玉兔子轉到那方折上,卻見上麵隻簡單地寫了四行大字——

“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