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總覺得自己的收入不夠多,總用在了消費上麵,其實為了消費而工作的方式是愚蠢的,要為自己的財產增值而創造資本。不要找任何借口來推脫自己的失敗和貧窮,想辦法改變窘迫的環境。

諾貝爾獎每年要支付高達500萬美元的高額獎金。

你肯定禁不住要問,諾貝爾基金會的基金到底有多少,才能夠承擔起每年的巨額支出?事實上,諾貝爾基金會之所以能夠順利支付高額獎金,除了諾貝爾本人捐獻的一筆龐大的基金外,更應歸功於諾貝爾基金會的投資有方。

諾貝爾基金會成立於1896年,由諾貝爾捐獻980萬美元建立。基金會成立初期,章程中明確規定這筆資金被限製隻能投資在銀行存款與公債上,不允許用於有風險的投資。

隨著每年獎金的發放與基金會運作的開銷,曆經50多年後,諾貝爾基金的資產流失了近2/3,到了1953年,該基金會的資產隻剩下300多萬美元。

到了上世紀90年代,基金會擁有了一批金融和房地產業的投資專家,也取得了在這些領域投資的經驗。

上世紀80年代以來,由於投資準確,基金會財富開始大幅增長。尤其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瑞典房地產價格暴漲。1989年,基金會的專家們及時做出準確判斷,將擁有的房地產,包括二戰時為分散投資而購買的房地產和銀行業的股票都一起拋出,僅這一項就獲得了一億美元。時隔不久,房地產價格便一落千丈。許多銀行和房地產公司在這場風暴的襲擊下破產,而諾貝爾基金會卻大賺了一筆。基金會擁有資產的真實價值首次超過了當初的3100多萬克朗。

據基金會總經理索爾曼介紹,進入上世紀90年代後,基金會更大膽地向世界各主要股票、債券市場投入,使收入又不斷上升。1991年,在基金會慶祝諾貝爾獎頒發90周年時,各項獎金達到了600萬克朗,這筆錢終於與第一次頒獎的金額大體等值,約合一百萬美元;1995年達到了720萬克朗(約合110萬美元),超過了當年的100萬美元。

近年來,諾貝爾基金會的年經營收入一直保持在數千萬美元。如今,股息和紅利的收入已幾乎占經營收入的百分之百。2000年,瑞典政府再次調整了諾貝爾基金會的管理規定。按照諾貝爾當年的遺囑,隻有分紅和利息才能用於發放獎金,新規定打破了這一限製,允許將出售股票和房產的錢直接用於發放獎金,從而使獎金多了一個更穩定的來源。

就像諾貝爾基金一樣,死守的方式是不會有很好的前途的,虧得諾貝爾基金會的人沒有成天抱怨諾貝爾當年給的獎金不夠多,如果他們隻是這樣那樣找借口的話,可能諾貝爾獎早就該取消了吧,哪裏還有現在人們的競相爭奪。這種理財的方式也成為現代人們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也是理財課程裏麵不可或缺的一課。

不管你的理財方式是保守的還是風險大的,首先你至少要學會一種不純粹是消費的理財方式,隻躺在床上是不會有金娃娃掉下來的。

貧窮的環境每個人都不想,擺脫貧窮,走向富裕是每個人的內心願望,所以,為自己找個借口安於現狀並不是你真正的出發點。利用好你僅有的財產和你的聰明才智,給自己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