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整個市場比較之後,你也可以把它同該股票所在的部門或行業作一下比較。技術類股票屬於快速成長的熱門股,它們的市盈率較高。一些周期性行業或老牌公司的市盈率比較低。當它們根本不算便宜時,卻有可能顯得很便宜。如果某種股票相對於其所在行業或部門來說市盈率較低,那它還是有利可圖的。
市盈率隨時間的推移而變化,因此人們常常關注它們每年是如何變化的。投資者會把整個市場的市盈率作為判斷股票價格高低的依據。有些人可能會說,在通貨膨脹低、利率適中的時期,標準普爾500指數市盈率通常會保持在20倍左右的低水平,但當低於這個水平的時候,就會有人衝進市場、購買股票。這裏必須確保所使用的收益數據前後完全一致。除少數幾個專業性數據庫之外,沒有哪一個數據庫會保留那些過時的預測值(這可能使預測者們感到難堪)。首先,過去的市盈率和收益都是實際收益而不是某個人的樂觀預測值。其次,過去的數值幾乎都是確定的報告收益而當年的數值可能是營業收益。這兩個常見的錯誤會使當前或近期的預期市盈率低於它的實際值,從而使股票表麵上看起來更吸引人。
收益增長
今天的收益很好,明天的收益更好。事實上,某一股票的價值增長主要基於它的期望值而非它的當前收益。如果你想在股票上獲利,對待收益增長時應注意兩個問題:第一,該收益的預測增長值同其他公司相比如何?第二,收益增長是否在股票價格上有所反映?
最好的對比指標可能不是像標準普爾500指數這樣的總體市場指數而是你所關注的那種股票所屬的行業指數。相對於計算機公司與其競爭對手之間收益增長的比較來說,計算機公司與汽車公司之間收益增長的比較是無關緊要的。因此,首先要比較每股收益的預測增長值和行業指數的預期增長值。
與此同時,還應比較一下同一行業不同公司之間的市盈率。
高收益增長應該意味著高市盈率。假如某一股票具有低市盈率和與之差不多的預期收益增長率。乍看,購買這個股票挺合算,因為你為這一廉價股票支付的價錢低於其他股票。但是你還需要比較一下其他情況,比如考慮股票的最近表現、收益增長的連貫性以及公司的當前規模等等。若能獲得有關債券等級方麵的信息,那麼你還應當考慮它的信譽。熱門股票(自然是標準普爾500指數內的股票)有大量的有用信息,也有很多人在研究它。這意味著兩種指標的顯著差異暗示了潛在利益或更隱蔽的信息,比如像令人失望的收益報告壓低了股票價格和市盈率這樣的跟蹤記錄。
標準普爾500指數和眾多股票的收益增長預測值可以從因特網上獲取。股票經紀人公司、其他金融信息公司以及雅虎等公司網站提供了各種各樣的信息。當涉及到預測值時,一般會出現許多警示。因為有三四十位分析師在研究像IBM公司、微軟公司、通用電氣公司那樣的大公司股票,即使其中一位分析師忘了重新估測或持有不同意見,也不會造成什麼重大影響。但是當隻有三四位分析師研究某一未引起人們廣泛注意的股票時,一位分析師的建議就顯得舉足輕重了。如果你使用的收益估計值來自因特網或“華爾街”,你就應當注意是誰做的估計、什麼時候做的估計。然而對許多投資者來說,這是不切實際的,更好的辦法是自己獲取公司的財務報告進行估計,並把自己的結論和大眾的意見進行比較。
如果你發現一種高收益增長率或低市盈率的股票,你應當設法弄明白為什麼收益增長強勁而市場對此卻熟視無睹。
價格/收益/增長比率
在90年代,隨著股票市場的發展,股票價格和市盈率曾攀升到了一個危險的水平。當一些人認為這些水平仍然很危險時,另一些人卻在尋找新的方式使高價股看上去更合理。為了做到這一點,他們把市盈率與預期收益增長率進行比較。著名的誠信麥哲倫基金經理彼特·林奇使用了一條古老的經驗規則:尋找市盈率低於收益增長率的股票。在90年代市場繁榮之後,這種股票就很難找到了。所以,分析師們開始計算市盈率與預期收益增長率的比值,然後讓這些數字逐漸放大。使用傳統方法購買股票,價格/收益/增長比率的上限是1.0。現在我們經常聽到人們談論的價格/收益/增長比率是1.5或2.0或者更高。在這個過程中,原來具有嚴格數值——1.O的價格/收益/增長比率——的經驗規則變成了一個可以變化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