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判斷與選擇基金的三大標準(1 / 3)

任何投資都具有一定的風險。不同種類的基金,所反映的風險係數或高或低。針對不同的風險差異,新基民的投資重點和組合模式也應有所區別。雖然投資基金目的是掙錢,但若忽略了其中的風險存在和不同基金的風險變化,投資就是盲目並且危險的。

1.基金的業績是否良好

一般而言,基金收益主要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麵:

一是基金的利息收入。它主要來自於銀行存款和基金所投資的債券。

二是基金的股利收入。它是指開放式基金通過在一級市場或二級市場購入並持有各公司發行的股票,而從中取得的一種收益。股利一般有兩種形式,即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現金股利是以現金的形式發放的,股票股利是按一定比例送給股東股票作為紅利。

三是基金的資本利得收入。任何證券的價格都會受證券供需關係的影響。如果基金能夠在資本供應充裕、價格較低時購入證券,而在證券需求旺盛、價格上漲時賣出證券,所獲價差就稱為基金的資本利得收入。

這是任何投資都不能回避的問題,因為大家投資就是為了獲得收益。具體到證券投資基金,其根本目的也就是為投資者在一定的風險條件下帶來合理的回報,所以衡量基金優劣的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就是基金的收益。

(1)考察基金業績的投資回報率指標

在評價基金表現的諸多因素中,基金的投資回報率是最簡單最易為人們接受的指標。

投資回報率是反映股票投資者從實際投資中所得到的報酬的比率,亦是評估股票價格、進行投資決策所應參考的重要指標。

投資回報率×100%

股票終值是指某種股票目前的市價;原始投資額即股票原值,指購買股票時投入的資金額;股利收入則統指股息、紅利的收入。

通過上述公式計算出投資回報率後,投資者可以和同期的銀行存款利率、股價指數變動等指標進行比較,以衡量基金表現好壞和是否具備投資價值。

但基金之間的收益比較一般不能籠統地用投資收益進行,這是由於基金的種類不同,不能簡單地將股票型基金的收益與債券型基金的收益進行簡單比較。所以,投資者首先應該根據基金的投資標的、運作風格等,將基金收益和一個既定的指標相聯係,以此來對基金業績進行比較。比如高科技基金對應的是高科技指數,小規模基金對應的是小規模基金指數。如果基金的收益好於該指標的漲幅,該基金的績效表現就是值得肯定的。其次,同類基金間的橫向比較也是判斷基金業績的方法之一,比如債券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之間進行比較,大盤基金和大盤基金之間進行比較,小盤基金和小盤基金之間進行比較,投資標的相同的基金之間才具有收益的可比性。如果將一些投資標的、運作風格、規模大小都不相同的基金進行比較,則是不科學的。

對於基金而言,短期業績非常具有偶然性,而中長期的績效表現才能體現出一隻基金績效表現的全貌。這是因為市場總是變化的,在變化之中往往存在著一些偶然的因素,比如有些基金的運氣較好,短期(如一周)收益會遠遠領先於同類基金。而從長期(一年或一年以上)看,運氣這一因素不影響單隻基金乃至基金業的整體收益水平,所以正確地考察基金投資回報率的方法一般是比較基金在一年乃至更長時間段內的平均回報。所以,盡管某隻基金可能在短期內淨值表現不佳,但從長期曆史的績效表現來看(如一兩年或更長),如果累計收益較高,還是有較高投資價值的。最簡單的觀察基金收益的方法就是看基金的年平均淨值增長率,成立年限相同的同種類型基金累計淨值高的通常比累計淨值低的基金好。

(2)基金曆史業績是否優秀

要確實了解基金的表現,不能單看回報率,還必須有相應的背景參照——將基金的回報率與合適的基準進行比較。所謂合適的基準,是指相關指數和其他投資於同類型證券的基金。

不少人認為,如果有兩隻基金,過去兩年每年回報率分別為22%和20%,那麼必定是前者表現較為突出。實際上,有時候是這樣,但它並非永恒的定律。回報率達22%的基金可能落後同類基金或者業績基準4到5個百分點,回報率僅20%的基金卻可能超越同類基金或業績基準6個百分點,因而後者是素質較佳的基金。

①曆史地看待基金業績

一般而言,通過曆史來分析未來是目前比較符合現實的分析方法,選擇基金也不例外。相對比較好的曆史業績,通常能夠說明未來的操作也會比較好,這是我們的習慣性思維。但是在察看曆史業績時,也要注意對兩項指標的分析。

一方麵,累計淨值反映的是曆史業績,同時期發行的基金,累計淨值越高,其管理能力越強;另一方麵,基金業績是有延續性的,假如累計淨值比淨值高很多,說明該基金分紅比較多,比較注重給投資者回報,分紅落袋為安,會降低投資者投資的風險。

基金淨值未來成長性是判斷投資價值的關鍵。一方麵,比較基金發行同時期的指數漲幅和基金累計淨值的漲幅,基金淨值的增長幅度大於同期指數的漲幅越多,說明該基金的業績越好,管理水平越高;另一方麵,在指數上漲和下跌期間對比該基金的淨值變化情況,有的基金在上漲過程中表現很好,但是在下跌過程中表現很差,這就說明該基金的風險控製不是很好,業績不是很穩定。

基金單位淨值是指在某一時點基金單位所具有的市場價值。基金單位累計淨值是反映該基金自成立以來的總體收益情況的數據。

基金單位淨值基金淨資產價值總值/基金單位總份額

基金單位累計淨值基金單位淨值+(基金曆史上分紅派息的總額/基金總份額)

②正確認識評價基金收益的兩項指標

a.淨值增長率

淨值增長率是指,基金在某一時期內(如一年內)資產淨值的增長率,可以用來評估基金該時期內的業績表現,也就是現在淨值和對比期的淨值比較,增長為負則說明現在的淨值是下跌的。

b.累計淨值增長率

累計淨值增長率是指,基金目前淨值相對於基金成立時淨值的增長率,可以用它來評估基金成立至今的業績表現。

事實上,買基金買的是基金未來的業績。現有的基金評級等機構製定的基金業績排行榜為投資人挑選基金提供了數據參考,但是,僅以曆史業績評級作為投資依據是不足的。有研究結果表明,基金未來業績與曆史業績的關聯度大約隻有30%,未來業績更多是由其他因素影響的。因而,需要更全麵地考察基金的運作效率和管理能力,才能對已實現業績和未來持續潛力做出綜合的正確評估。

③認真參考以往投資業績

投資者選擇基金,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要選擇投資業績好的基金。對於普通的投資者而言,基金的業績是他們選擇和評估基金的主要依據。不過,投資者在對基金業績做出判斷時,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是要注意基金的回報是單式回報還是複式回報;其次要注意基金的回報數據是否已經將所有的費用計算在內;再次是不要僅僅了解基金過去一段時間(如三年、五年)的平均業績表現,還要設法弄清楚期間基金業績的變動情況;另外,對基金業績的考察應該與基金的投資風險狀況結合起來;還有一點就是在對不同基金的回報率作比較時,應注意其可比性,要盡量將所考察基金與那些具有相近背景的基金作比較。

對基金的投資及其業績的評價,要考慮如下幾個方麵:

首先,對於基金業績的評價,不能隻看一時的表現,而要看一個足夠長的時期,最好要經曆股市有漲有跌的整個周期。比如說,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內,大盤藍籌股與股票市場指數相比經曆了從超漲到超跌的過程,因此,超漲階段或超跌階段的業績都不能完整地反映基金的業績。在通常情況下,要全麵了解基金在不同的市場狀況下的業績,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