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誰是莊家
莊家是指能影響某一金銀幣行情的大戶投資者。通常是占有50%以上的發行量,有時莊家控量不一定達到50%,看各品種而定,一般10%~30%即可控盤。
(1)莊家也是股東。
(2)莊家通常是指持有大量流通股的股東。
(3)莊家坐莊某股票,可以影響甚至控製它在二級場的股價。
(4)莊家和散戶是一個相對概念。
莊家炒股票也要獲利。同樣是買、賣的差價獲利,與散戶不同的是,他可以控製股票的走勢和價格,也就是說散戶獲利是靠期待股價上漲,而莊家則是自己拉動股價上漲。所以,莊家炒做包括四部分:建倉、拉高、整理、出貨。所謂的“洗盤”,多為吃貨。一般是吃、拉、出三部曲。
一般要選擇股價較低時,而且希望越低越好,他恨不得砸兩個板再買。所以,“拉高吃貨”之類,以及股價已經創新高還說是吃貨,等等,千萬別信。吃貨結束之後,一般會有一個急速的拉升過程。一旦一隻股票開始大漲,它就脫離了安全區,隨時都有出貨的可能。所以中線推薦一律是在低位。當莊家認為出貨時機未到時,就需要在高位進行橫盤整理,一般是打個差價,散戶容易誤認為出貨。莊家出貨一般要做頭部,頭部的特點是成交量大,振幅大,除非趕上大盤做頭,一般個股的頭部時間都在1個月以上。
莊家分析方法是一種綜合分析方法,不能單看圖形,也要參考技術,還得注意股票的基本麵和一些外圍情況。
6.2 莊家的坐莊模式
1.股市坐莊的兩個要點
(1)莊家要下場直接參與競局,也就是這樣才能贏。
(2)莊家還得有辦法控製局麵的發展,讓自己穩操勝券。
因此,莊家要把倉位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用於建倉,這部分資金的作用是直接參與競局;另一部分用於控製股價。而股市中必須用一部分資金控盤,而且控盤的這部分資金風險較大,一圈莊做下來,這部分資金獲利很低甚至可能會賠,莊家賺錢主要還是要靠建倉資金。
控盤是有成本的,所以,要坐莊必須進行成本核算,看控盤所投入的成本和建倉資金的獲利相比如何,如果控盤成本超出了獲利,則這個莊就不能再做下去了。一般來說,坐莊是必贏的,控盤成本肯定比獲利少。因為坐莊控盤雖然沒有超越於市場之外的手段,無成本的控製局麵,但股市存在一些規律可以為莊家所利用,可以保證控盤成本比建倉獲利要低。
控盤的依據是股價的運行具有非線形,快速集中大量的買賣可以使股價迅速漲跌,而緩慢的買賣即使量已經很大,對股價的影響仍然很小。隻要市場的這種性質繼續存在下去,莊家就可以利用這一點來獲利。股價之所以會有這種運動規律,是因為市場上存在大量對行情缺乏分析判斷能力盲目操作的股民,他們是坐莊成功的基礎。隨著股民總體素質的提高,坐莊的難度會越來越大,但坐莊仍然是必贏的,原因在於坐莊掌握著主動權,市場大眾在信息上永遠處於劣勢,所以在對行情的分析判斷上總是處於被動地位,這是導致其群體表現被動的客觀原因。這個因素永遠存在,所以,市場永遠會有這種被動性可以被莊家利用。
2.莊家坐莊的路線
坐莊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市場運動的某些規律性,人為控製股價使自己獲利。怎樣控製股價達到獲利的目的呢?不同的莊家有不同的路線。最簡單、最原始,也最容易理解的一種路線是低吸高拋,具體的說就是在低位吸到貨,然後拉到高位出掉。坐莊過程分為建倉、拉抬、出貨三個階段,莊家發現一隻有上漲潛力的股票,就設法在低價位開始吸貨,待吸到足夠多的貨後,開始拉抬,拉抬到一定位置把貨出掉,中間的一段空間就是莊家的獲利。
這種坐莊路線的主要缺點是做多不做空,隻在行情的上升段控盤,在行情的下跌過程不控盤,沒有把行情的全過程控製在手裏,所以隨著出貨完成,坐莊即告結束,每次坐莊都隻是一次性操作。這一次做完了下一次要做什麼還得去重新發現市場機會,找到機會還要和其他莊家競爭,避免被別人搶先做上去。這麼大的坐莊資金,總是處於這種狀態,有一種不穩定感。究其原因在於隻管被動的等待市場提供機會,而沒有主動的創造機會。
所以,更積極的坐莊思路是不僅要做多,而且要做空,主動的創造市場機會。按照這種思路,一輪完整的坐莊過程實際上是從打壓開始的。
第一階段莊家利用大盤下跌和個股利空打壓股價,為未來的上漲製造空間。
第二階段是吸貨,吸的都是別人的割肉盤,又叫紮空,然後是拉抬和出貨。出貨以後尋找時機,開始打壓,進行新一輪坐莊。如此循環往複,不斷地從股市榨取利潤。
這是做長莊的思路,如果把前麵一種莊比作打獵,這類長莊則好比養雞,每一輪炒做都可以賺到一筆錢,就像養著雞下蛋一樣。打獵運氣好時可以打到一隻大狗熊,足夠吃上一冬,但運氣不好時也可能跑了很多路費,浪費許多力氣,但什麼也沒打到。養雞每次隻撿一個蛋,但相對來說比較穩定。
6.3 莊家的操盤流程
1.坐莊的思路
上節中的坐莊路線設計得很理想,但還太主觀,不一定能成功。因為做多時有出不去的風險,做空時有打下價格但接不回來的風險,要想坐莊成功還要考慮一些更本質的問題。
兩種坐莊路線有沒有什麼共同的本質性的東西呢?比較兩種思路,做長莊既做多又做空,是一種更老道的手法。分析一下長莊的思路,發現做長莊的特點是不怕漲也不怕跌,就怕看不明白,因為漲的時候莊家可以做多賺錢,跌的時候莊家可以借機打壓,為以後做多創造條件,隻要看明白了,不管是利多還是利空都可以利用。所以,這種坐莊思路成功的關鍵是看準市場方向。莊家看準市場方向不同於散戶的預測行情走勢,莊家可以主動地推動股價,他要考慮的是怎樣推對方向,推對了方向就可以引起市場大眾的追隨,作為啟動者就可以獲利。所以,這種莊家的基本思路是把握市場上的做多和做空潛力,做市場的先導,推動股價運動,釋放市場能量。
再回過頭來看低吸高拋路線,其實也是釋放市場能量。尋找坐莊股票的過程就是在尋找誰有上漲潛力,拉抬和成功出貨釋放這一市場能量。不過這種思路隻想著怎樣釋放市場的多頭能量,而不考慮怎樣釋放空頭能量和怎樣蓄積新的多頭能量,所以不夠完整。可見,不管是長莊還是一次性莊,坐莊成功的關鍵都是正確的釋放市場能量,前麵的兩種不同操作路線可以看成是利用不同類型市場能量的方法。
低吸高拋思路適用於定價過低的績優股,做價值發現。這種股有一個長期利好作為背景,市場情緒波動和其他各種小的利空因素可以忽略,莊家可以大量收集,鎖定大量籌碼,使得股價不太受市場因素幹擾。莊家可以按自己的主觀意圖拉抬和出貨。要想這樣坐莊需要有資金實力,因為要想做大幅度的拉抬必須鎖定相當多的籌碼,沒有錢是做不了的,而且這樣的股票別的莊家也在打主意,沒有一定實力是搶不過人家的。
做長莊的思路適合於股價在合理價值區域內的股票,這種股票可漲可跌,莊家不能持倉太重,籌碼鎖定少,所以股價受大盤影響比較大,莊家必須順勢而為,利用人氣震蕩股價獲利。所以,長莊股震蕩行情,最主要利用的市場能量是人氣,也就是市場大眾情緒的起伏波動。市場情緒的起伏是有一定節奏的,而行情的一般規律是,人氣旺、市場情緒高漲時買盤強、股價高、市場承接力大;人氣弱、市場情緒低落時買盤弱,股價低。莊家利用這種規律反複的調動和打擊市場情緒,在市場情緒的起伏波動中實現高拋低吸。這是做長莊的最基本的手法。長莊莊家的市場作用是通過摸頂和探底探索股價的合理價值區間,這也是一種價值發現。
2.莊家炒垃圾股
前麵討論的是一般原則,具體到每一隻股上,其業績和人氣特點都不一樣,相應的在炒做上各個不同。如同樣的業績,但行業不同、經營者的經營作風不同、與莊家配合的程度不同,都會使其炒做出不同特點。整個市場人氣循環一般來說是差不多的,但不同股票也會有微小的差別,這是由於很多投資人都習慣於做自己熟悉的幾隻股票,如西藏人偏愛西藏明珠,內蒙人對伊利股份會多看一眼;還有的人在一隻股上賺過錢,以後總喜歡多看一眼這隻股,對其走勢越來越熟悉,一有機會就做一把;還有的大戶和一些莊家有聯係,莊家在一隻股上長駐,則他們也在這些股上長駐。所以,每隻股票上的投資群體都不等同於市場散戶總體,每隻股上的參與者在行為上都有一些與散戶總體不同之處。這種差異是比較細微的,但操盤的莊家可以感覺到,這會對走勢有細微的影響。
低價績優和人氣循環是市場上兩種最常見、最一般的市場能量。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形式的市場能量,如題材、消息等。題材和消息也可以看成是一種類似績優的市場能量,但不像真正的低價績優那麼穩定,故從炒做手法上雖然類似於低吸高拋的一次性炒做,但隻能短炒。
股票的炒做特點決定於股票的性質。垃圾股和績優股相比,垃圾股進貨容易出貨難,炒做垃圾股的主要矛盾是出貨;而績優股出貨較易進貨難,炒做的主要矛盾是進貨。第二,績優股在高位能站穩,而垃圾股在低位才是其合理位置,在高位不容易站穩,隻能憑一時的衝力暫時衝上高位。這些性質決定了垃圾股的炒做必須是快進、快炒、急拉猛抬、快速派發。垃圾股平時沒有長莊駐守,因為垃圾股沒有長期投資價值,隨時可以跌一輪,莊家不宜總拿著垃圾股不放;而且莊家在炒做垃圾股時一般是要盡量少收集,隻要能炒的起來,能少收集一些盡量少收集一些,所以也不需要預先建倉;另外,垃圾股有容易收集的特點,隨時開始收集都不晚,莊家也沒有必要早早的搶著收集。行情一旦展開,莊家覺得有機可乘,隨時可以調入資金開始快速收集,而且必須快速收集,因為,炒垃圾股必須借勢,大勢一旦變壞,就要馬上撤出來,給他的炒做時間是較短的,必須快速收集。由於垃圾股在高位站不穩,炒高全憑一鼓作氣衝上去,莊家不能收集太多的籌碼,控盤能力不夠,所以,要靠急拉猛抬,造成上升的衝力,帶動起跟風者,借這種衝力,把股價炒上去。炒上去後不能向績優股那樣在高位站穩從容出貨,所以,一定要快速出貨。垃圾股出貨就是一個比到底莊家的手快還是散戶的反應快的比賽,莊家要搶在散戶看出自己出貨動作之前把大部分貨出掉。第一種辦法是少建倉,快速拉起來一點就立刻跑掉,倉位少,出得快,漲幅不大。如果投入資金較多,建倉較多,出貨變得複雜,就要作複雜的計劃。在上升途中,就要開始出貨,在頂部能出多少就出多少,出不了就向下砸盤出貨,這樣把追漲盤和抄底盤全部殺掉。由於要做好砸盤出貨的準備,所以,在拉升時一定要拉出較高的空間,但莊家自己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要這麼多獲利,在拉抬過程中要增加持股成本,在頂部逃不掉時就要殺跌出貨,殺跌要損失空間,裏外裏一算,莊家在中間能拚出總幅度的三分之一的獲利來就滿意了。
垃圾股炒做大量消耗空間資源,但莊家自己的獲利則不太高。為什麼有的莊家喜歡炒垃圾股呢?炒垃圾股的好處就是快,由於減少了收集和收集後等待機會的時間,炒做過程緊湊,收集、拉抬、派發一氣喝成。如果以收集10天、拉抬10天、派發10天計算,莊家可以在6周內完成完整的一輪炒做,如果莊家手快,時間還可以更短。所以,如果以單位時間資金產生的利潤率來計算,炒垃圾股是較高的。所以,炒垃圾股是一種短炒行為,就算投入資金較多,開的空間較大,也還是要短炒。短炒的特點是願意犧牲利潤換取時間,以追求最大利潤率。
垃圾股的炒做最適合於利用短期貸款炒做的人。貸款利息按時間計,所以,要速戰速決,不能拖時間;一輪炒做的利潤率一定要高於貸款的利率,坐莊才有錢可掙,所以,要追求高利潤率;由於貸款炒做是借雞生蛋,隻要能獲利出來,還上貸款利息剩多少錢都是賺的,所以,並不在乎利潤低。
3.莊家炒績優股
典型的績優股炒做與典型的垃圾股炒做正好相反。績優股的特點是莊家建倉難,但拉抬容易,拉高後隻要不主動砸盤,大勢也沒有出現暴跌,則可以在高位長時間站穩,可以從容出貨。所以,績優股炒做的主要矛盾是建倉。
績優股炒做是做價值發現,市場給出一個不合理的低價位是犯了錯誤,莊家隻要抓住這個錯誤,把它兌現成自己的獲利就可以了。建倉過程就是抓住市場錯誤,這是炒做成功的關鍵,所以是炒做的主要矛盾。與此對比的是垃圾股的炒做,要想炒做成功要指望炒上去以後有人會犯錯誤,肯在高位接自己的棒,所以其炒做的主要矛盾在出貨。從博弈的角度看,股市競局要想取勝,依賴於對手的錯誤,對手犯不犯錯誤和能不能抓住其錯誤是取勝的關鍵,是主要矛盾所在。炒績優股是抓住市場已犯的錯誤,炒垃圾股是期待市場在未來會犯錯誤,炒績優股比較穩健。
垃圾股炒做的基本思路是誘使市場犯錯誤,績優股炒做的基本思路是抓住市場的錯誤充分利用。所以,在炒做思路上績優股炒做要充分發掘股票的潛力,充分利用上漲空間轉化成獲利,而垃圾股則要浪費空間,換取散戶犯錯誤。這些特點決定了績優股的炒做特點,大資金、做長莊、大量收集、穩步拉抬、平穩出貨。
對一隻有巨大上升潛力的股票來說,如果可能,莊家不妨把股票全都收過來,然後拉到合理價位再慢慢出貨。實際上雖然不可能把全部股票收到自己手中,但也應盡量多收一些,所以要有大資金。在收集過程中,莊家為了充分利用空間,要低價位收集,所以莊家最怕驚動市場,在自己完成收集前把價格炒上去,犧牲了莊家寶貴的空間資源。一般的做法是隱蔽、長時間吸籌,而比較積極的做法是利用市場下跌逆勢吸籌,或主動打壓製造恐慌性拋盤,借機吸籌等。反正莊家要利用一切可能的辦法,在低位完成吸籌,完成了這一步,則績優股的炒做已經完成了一半了。
隻要在低位吸到了足夠的籌碼,則績優股以後的炒做是很簡單的。因為莊家鎖定籌碼後賣壓減少,盤子變輕,較容易拉抬。莊家在拉抬初期買入的股票也成了倉位的一部分被鎖定,所以越漲越輕。此時,莊家不必刻意拉抬,鎖定倉位不動,股價會自己向上走,盤麵上會出現很短的小陰小陽,行情沒有震蕩的向上飄,一直到莊家的出貨位,莊家出貨才會引發震蕩。
績優股的出貨動作隻要不太快,是不會引起暴跌的,莊家一般沒必要犧牲空間砸盤出貨,所以,典型的出貨手法是緩慢平穩出貨。
大部分股票處於典型的績優股和典型的垃圾股之間,而或者偏向於績優股或者更接近垃圾股。理解了兩極,可以幫助理解一般股票的炒做。
4.莊家炒大盤股和小盤股
度量一門股票盤子的大小有兩個標準,第一是股票流通盤的大小,第二是股票流通市值的多少。從炒做規模上考慮,一門股票盤子的大小不僅決定於流通盤的多少,也決定於股價,比較合理的度量一門股票盤子大小的指標應該是該股的流通市值,也就是股價乘以流通盤。比如,一隻流通盤2億的股票,股價3元,令一隻流通盤4000萬的股票,股價20元,哪一個盤子更大?哪一個炒起來占用的資金多?當然是後者,前者流通市值為6億元,而後者流通市值為8億元。如果以莊家炒做需要備下總流通市值70%的資金計算,則做前一隻股的莊需要4.2億元,後一隻股票需要5.6億元。所以做盤子大的股票要求莊家更有實力。
以總流通市值計算盤子大小,則股票盤子大小是變化的。比如,前麵那隻股票,如果價格由3元漲到了6元,則6億元的盤子變成了12億元,盤子變大。如果有一個莊家有4.2億元,他先以3億元在3元附近收集了1億股,占總盤子的50%,還剩下1.2億元,按當時股價相當於流通盤的20%,占外麵未鎖定流通盤的40%。莊家把這部分資金用於控盤,也就是用1.2億元控3億元的未鎖定盤子。如果以控盤資金和未鎖定盤子的比例作為度量控盤能力的指標,則此時的控盤能力為40%。以後莊家一路把股價拉上去,假設在拉抬過程中他進進出出,一路不賠不賺,到股價6元時還有1.2億元的控盤資金。此時外麵未鎖定的流通市值已上升到6億元,莊家的控盤資金占未鎖定市值比例下降到20%,莊家控盤能力下降。
可見,在拉抬過程中莊家的控盤能力是逐漸下降的,這也是限製了莊家炒做目標位的一個因素。如果有錢,哪個莊家不知道炒的越高越好呢?就算炒上去呆不住,出貨時再回吐很大一段空間,也還是拉高一些,開出更大的空間更劃算。但拉多高是要受莊家實力限製的,如果莊家實力不足,控盤資金少,則隨著上漲,當控盤能力下降到一定程度後就不敢再往上炒了。所以,要炒多高的上限決定於莊家有多少控盤資金,控盤資金充裕炒的高,控盤資金不足炒的低。
隨著拉抬莊家的控盤能力下降,這時莊家可以利用臨時貸款補充控盤能力,或者賣掉一部分建倉股票補充控盤能力。此時,留下的未鎖定籌碼越多,則為了補充控盤能力需要借的錢或賣的股票就越多。極端情況是絕對績優股的炒做和垃圾股的短炒。前者鎖定籌碼極多,外麵留下的市值很少,即使股價翻上幾倍,也不用補充太多資金就可以維持控盤能力,稍微賣掉幾張股票就可以保持控盤能力了,這就成了邊上漲邊出貨,邊出貨邊增加控盤能力打開上漲空間。所以,邊上漲邊出貨不僅是一種出貨手法,有時還是炒做所必須的。垃圾股短炒把大量的市值留在外麵,隨著上漲,莊家無法通過賣股票維持控盤能力,隻有通過貸款,但大量短期貸款風險很大,所以,這種莊家炒做時上漲空間的上限是一開始就決定了的,缺乏進一步向上打開上漲空間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