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炒外彙需要的基本知識(1 / 2)

習慣性地總是在大家真正開始投資之前把該提示的都提示到,就是因為市場有風險,怕大家抑製不住自己的好奇心。那句話怎麼說來著——好奇心害死貓。圖新鮮不怕,就怕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盲目自大,在沒有真正了解一個市場之前,千萬別拿錢買教訓。下麵給大家講講外彙那點基本的事兒,如果這些基本的東西都不了解,那就沒法進去混了。

1 教你看懂外彙牌價

大家可以到網上看一下專業外彙的網站,第一眼基本上都是樣子吧。沒接觸過的朋友一定看著一頭霧水,這都什麼跟什麼啊。其實這個看起來不明不白的圖就是外彙牌價圖。看不懂沒關係,聽我細細道來之後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在外彙交易中,采用牌價來表示價格,國際上通行的是按照直接報價法或者間接報價法進行報價。

1.報價法

直接報價法以本國貨幣表示每一單位外國貨幣的價格,也就是說,1元外國貨幣換取多少本國貨幣。在日本,貨幣的報價方式采用了此種方法,如1美元=118.35日元。還有幾個常見的幣種也是采取此報價方式:瑞士法郎、加拿大元、新加坡元、港幣、瑞典克朗。

間接報價法就是每一單位的本國貨幣折合若幹的外國貨幣。在英國采用間接報價法,如1英鎊=1.6477美元。在國際市場上:英鎊、澳大利亞元、新西蘭幣、歐元均采用此法。我國也主要采用這種報價方式。

2.基礎貨幣

在有些外彙文章裏經常會出現“基礎貨幣”這個詞,但是它其實在我們日常交易中沒什麼用處,除了用來看懂專家的文章。基礎貨幣是指單個貨幣對中,寫在前麵的貨幣;非基礎貨幣是指貨幣對中寫在後麵的貨幣。例如:美元/日元中,美元是基礎貨幣,日元是非基礎貨幣;歐元/英鎊中,歐元是基礎貨幣,英鎊是非基礎貨幣。

3.買入價與賣出價

我們在看外彙交易牌價過程中,會看到幾個價格名稱:銀行買入價、銀行賣出價、中間價,初入彙市的人往往感到迷茫。下麵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它的含義。

在國際市場上,買入價與賣出價表示的含義是銀行準備從對手(通常指客戶)那裏的買入價、賣出價,買入價在左,賣出價在右。投資者如果想要買進某種外彙就要參考銀行賣出價,如果想要賣出外彙就要對應參考銀行買入價。中間價則指的是買入價與賣出價之間的中間價,用買入價和賣出價之和除以2.

例如,美元/日元的銀行買入價與賣出價為80.18和80.48,則中間價為80.33,即(80.18 80.48)/2.

銀行在美元兌日元買入價、賣出價分別為80.18、80.48,即表明銀行從客戶手中買入美元、賣出日元使用的牌價為80.18,而賣出美元、買入日元就要使用80.48的牌價。

4.點差

大家可以看到上邊的銀行買入價和賣出價之間有一個差額,這個差額就叫做點差。例如,歐元/美元(EUR/USD)彙率從1.4436到1.4466之間就有30個點的差距,美元/日元(USD/JPY)彙率從80.18到80.48之間也有30個點的差距。

為什麼會有這個差額呢?這需要從外彙市場的交易模式上說起。外彙市場是一個做市商市場,所謂“做市商”,就是開辦這項交易業務的公司作為一個商店,既收購東西又往外賣東西,收購的時候會便宜點,而賣出的時候它要加價,這期間的差額就是它的利潤。通常銀行就是這樣一個角色,低價買入投資者手中的外彙,高價賣給需要外彙的人。這樣大家就應該能夠明白了。但是銀行掙這份錢也不容易,一方麵要為客戶服務,這需要成本,另一方麵又需要承擔市場風險,一旦呈現劇烈波動,某一貨幣遭到市場大規模拋售,銀行就要兜著,當然價格會降低,萬一貶值到破產,銀行得到的就是廢紙一堆了。但是這種風險出現的可能性幾乎可以忽略了。銀行的這個差價並不固定,通常會采用累進遞減的方式,即你的單筆交易額越大,手續費率越低,有的銀行還會把費率和客戶的身份掛鉤,VIP大客戶可以享受打折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