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在家裏發展就好了,憑你的能力和眼光,我完全可以讓你直接從大隊書記幹起。我們兩配合起來,肯定能把這邊搞的更好。”
蔣靖的話聽不出真假,不過張楚自己明白。不用想什麼如果,也不用想什麼怎樣。如果自己呆在家裏,肯定也沒有現在的能力,這個如果就是個廢話。
如果自己在家裏刨地,不定蔣靖來這邊做官,兩人在路上碰上,蔣靖還會裝作不認識張楚一般,何來的共同發展?想多了。
做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對自己能有清醒的認識,對人心能夠保持平常心。要不然被人家捧兩下,就飄飄然了,這樣的人多少會因為這個栽個跟頭。
張楚家鄉這邊很多的煤老板,暴發戶。但是持久下去的並不多,搞個三五年,最多不過十年,基本上就衰落下去了。張楚覺得,這些人大部分就是因為這個心態了。
兩人商量了一番後,有些事情張楚這邊需要先準備了,公司的框架人選啊,這些都要。另外自己那個種植養殖場張楚還想找些人手,這個找蔣靖的話會好點,這家夥似乎有這方麵的關係。
他的農業發展計劃,就是找的相關的人谘詢自己總結出來的,所以蔣靖肯定有這方麵的資源。張毛跟自己分道揚鑣後,張楚的一些思路需要發展,必須要有專業的人士幫幫手才行。
“你要找這方麵的人?需要多少?待遇怎麼樣?”
聽了張楚的話後,蔣靖問道。張楚的計劃他知道,所以需要這方麵的人並不稀奇。不過待遇怎麼樣,這個蔣靖還是得關心下,要不然自己介紹人過來,到時待遇不好也麻煩。
張楚見蔣靖這麼問,便知道這家夥確實有這方麵的人力資源,便把自己給的待遇了出來。所有的專業人才,如果正式錄用,三年後有企業分紅,公司上司的話還有股份。
這個待遇真的不差,不過這錢張楚還真的得出。要不然人家誰願意跑這種偏僻的地方來搞這些?其他待遇也有,整體相比起來,比去南方那邊的技術人才的待遇不會低。
“這樣的話我給你推薦一個團隊吧,有個前輩在大學就是研究這塊,手下還帶著幾個人。他們跟你的需求接近,而且還有更多的人手加入進來。”
“你可以跟他們合作,他們給你提供技術指導,和新成果。你給他們提供研究資金和地方,雙方互贏。然後你自己再找些人,其實就差不多了。”
蔣靖的這種方式張楚聽過,自己可以考慮下這樣操作。不過這個團隊怎麼樣,張楚覺得自己還是要去看看,他們研究的內容張楚也有興趣了解下。
“這樣吧,你春節早點從南方回來,我到時帶你一起去省農大見見,那前輩是省農大的教授。到時你們能不能聊到一起,就看你們自己了,我隻負責給你們引見。”
“行!到時候我們一起去看看。這次我回南方,跟那邊的同鄉會的一些老板聊聊。看他們對咱們這個項目有沒什麼意向,到時我可以再拉些人過來合作,把這個搞的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