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冬天裏的一把火(1 / 2)

“你怎麼想起了搞農業這塊?現在投資這些,是為了讓你老家那邊的人全部都富裕起來麼?”

對於自己老公突然的決定搞個農業公司出來,黃燕不太理解。之前張楚同蔣靖籌劃的時候並沒跟黃燕講,所以她不太清楚。

不過這不妨礙黃燕把自己老公想的高尚一些,比如致富不忘本,年輕老板南方創業掙了錢後回家搞農業,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這種東西不時在報紙出現,自己老公不定受影響了。

“這是一個原因吧,另外蔣靖這家夥在那邊做領導,不是想搞點政績麼?鄉下那邊想要發展起來,更多的就是靠農業。所以就搞了這個公司,順便咱們自己也掙點錢,支持下老丈人的工作。”

張楚沒有跟自己老婆實話,蔣靖是黃燕的表弟,加上老丈人的原因,他的這些都是片麵話而已。

對於農業這塊有沒前途,張楚從不懷疑。農業掙不到錢的人,基本都是農民,因為這是一個弱勢群體。他們站在整個鏈接的最低端,除了幹活他們了算,其他輪不到他們做主。

農業不掙錢,怎麼以後可能會有那麼多資金擁入進去。在農業這塊,兩頭都不怎麼掙錢,真正的利潤在於渠道和那些企業手中。

他們壓低起點的收購價,抬高終端的賣出價,從中獲取更多的利潤。張楚現在掌握著起點,掌握著渠道,掌握著終端,這些都在自己手裏,想要掙錢並不難。

但是這麼搞才能讓整個鏈端都掙錢,掙到錢這個才是重點。雖然政府有各種扶助,但是那點錢並不夠張楚的胃口,他想要的也不止那一點點。

民以食為,以後隨著那些領導們把好好的耕地變成了荒地,然後再把荒地變成了商品住房地。城市裏麵的高樓和水泥路越來越多,耕地的麵積越來越少。

而另一方麵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湧向城市,城市的人口越來越多,農村的人口越來越少,種地的人越來越少,農業這塊的重要性就越來越強起來。

是人總得要吃東西,糧食和作物少不了。耕地越來越少,種地的人越來越少,光靠進口能滿足需求麼?所以搞農業這塊,掙錢不會比搞其他方麵少掙。

蔬菜糧食瓜果這塊的價格年年都在漲,而自己控製資源源頭這塊,擁有自己的渠道,以後自然能在這方麵擁有話事權,想要獲取自己的利益,這並不難。

至於什麼為家鄉老百姓創造致富條件啊,什麼幫蔣靖搞政績啊,這都是場麵話,給別人聽聽而已。張楚的根本目的,還是掙錢,不掙錢讓他搞慈善,那得隨他心情。

“這是吳教授,他現在手上有幾個研究項目,跟你那邊的養殖種植業能貼合上去。這是張楚,我高中同學,他現在準備在老家這邊搞種植養殖這塊,需要些技術人才,所以我便帶他過來跟您見見麵。”

吳教授比張楚想象的要年輕,大概六十歲左右。蔣靖在一邊引薦後,吳教授看了眼張楚,臉上的神情有點疑惑。因為張楚的年紀太年輕了,也不知道這家夥怎麼會對這些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