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新農村合作模式(1 / 2)

“以後整個鄉都大麵積種蔬菜後,這些菜怎麼消耗掉?這種東西的存儲時間不能太長,你那邊的渠道準備好沒?”

張楚從省城回來的時候,張家灣種的那些冬季蔬菜已經有部分可以收獲了。除掉張家灣的人自身的消耗,剩下的都要出售。

周圍的一些菜商早早的就看中了這邊的蔬菜,他們會過來拉些蔬菜去其他地方去賣。過年的時候,正是家家戶戶消耗各種蔬菜最多的時候。

而且因為過年,所有的百姓對於這些東西也會舍得花錢去買。隻是這種消耗的速度和數量有點少,這現在隻是張家灣的產量而已,如果是一個鄉的話,這種消耗量就不足。

到時整個蔬菜要賤賣還是浪費,對於蔣靖來這很重要。這幾他每都會過來張家灣這邊看看,知道張楚回來後,便過來找張楚談談。

他們的計劃之中,張楚的渠道很重要。沒有這塊,提高這邊的經濟收益不過是一句空話而已,而且還可能坑了老百姓一把。

“這個不急,張家灣這邊的蔬菜用不上我這邊。等明年整個大隊開始後,我這邊也有現成的渠道消耗這些。我手中還有一個餐飲連鎖公司,那邊每消耗的蔬菜可不少!”

聽了蔣靖的話張楚笑道,餐飲連鎖現在兩個品牌在外,一個中端的酒樓,一個是低端的特色飲食店。現在加一起,有幾百家店,這一消耗的蔬菜數量非常大。

從湘省到南方,路途並不遙遠,沒有太高的運輸費用。時間周期也短,下午收割的蔬菜,第二早上就能出現在南方各地。

整個大隊的蔬菜種植量全部上來後,或許還差不多能滿足張楚手下的餐飲連鎖的消耗,就張家灣的這些,根本不夠張楚自己消耗,也就在附近賣賣差不多了。

對於張家灣來,這個冬季的蔬菜售賣,不過是正餐的開胃菜而已。這隻是一點收入,按照鄉裏和大隊的規劃,開春後的油菜收入,和水稻田混種的收入才是真正的大頭。

除了這些,油茶的收入,養殖的收入都是來源。村裏的人從耕地解放出來後,雖然年輕人都出去工作了,但是人力資源就有多起來,可以做不少的事情。

養殖這些可以安排些人去做,油茶林那邊也要安排人去維護,或者自己做點什麼生意,外出都可以,這些都是收入。這些屬於蔣靖和張詠他們關注的事情,張楚不會去關心這些。

雖然有些東西是他提的建議,但是他可沒時間搞這些,那不是他的業務。他過來這邊還得組織湘南農業公司的一些事情,該準備的工作都要在年前準備好,然後等著年後上馬。

在張楚的設想中,大水庫那邊是湘南農業自己現在的養殖種植基地,這邊會開發一些新的技術,新的品種種植。除了這個外,公司會在各地找些合適的地方建立基地。

還會找代理人合作,負責種植養殖。由公司提供種子,技術,然後代理人提供場地和人工。收獲的時候按照當初具體簽訂的合同進行利潤分配,這個在張楚記憶中,他家鄉那邊有不少人這樣搞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