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了,那家企業是我高中的同學,當初她那邊發展的時候遇到資金困難,所以我入股了部分資金。這是那邊的經營好,我跟著發了個順風財。”
張楚聽後笑了笑回道,這種東西跟運氣和眼光都有關係。沒有重生者的眼光,沒有剛好能參入一腳的運氣,張楚啥也幹不了。
“這不單單是運氣,在我麵前,就不用謙虛這個了。你在經商這塊,有自己的眼光。所以你現在在老家那邊搞農業這塊,這讓我對這塊也變的有信心起來,恰好上麵現在也在關注這塊,這就是眼光。”
聽了張楚的話後,老黃笑了下。他可不像黃燕那麼好忽悠,張楚投入那麼多資金進來,在他家鄉那邊搞農產品這塊,顯然是看好這些,要不然張楚肯定沒那麼積極。
“農業這塊什麼時候都很重要,無論那個個國家,都離不開這些。如果國家不重視這些,一切依靠進口,這就等於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別人手中。”
張楚笑著回道,這些道理不用自己,自己老丈人一樣很清楚。張楚這麼,隻是對某些人的某些法不滿而已。
這是一個人口大國,無論軍隊有多強大,領導有多英明。如果缺了糧食,那後果不堪設想。這些年各種東西發展起來,進口的東西也多了起來後,加上太平盛世,已經讓人忘了這些。
往後的領導們一心就想著發展經濟,到處賣地提高GDP。而這些領導們國內的耕地麵積沒有少,能養活自己的人口,這種鬼話也隻有他自己才會相信。
從南走到北,多少曾經的耕地變成高樓。如果耕地麵積沒有少,那這些曾經的耕地是怎麼算麵積的?上掉下來的耕地?
“我們的耕地麵積本來就不多,無論怎麼去提高畝產量,那終究還是一個有限的發展。真正好好的保護那不多的耕地才是硬道理,要不然往後的情景讓人不敢設想。”
這是張楚自己的想法,他這人有時候想的事情會多些,屬於那種閑操心的行為。但是真仔細去想,那種事情確確實實又會存在,到時恐怕連生存都是問題。
不過這種事情會不會發生難,張楚也不是什麼預言家。這些想法有可能隻是一個草民想多了而已,領導們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反正真出事也餓不著他們。
畝產多少斤的糧食終究是畝產,沒有畝數怎麼來的產量,更何況那種糧食還是以犧牲口感和味道而來,往後會越來越沒有什麼關注度。
張楚這話沒指望老黃會給自己回複,老黃也不會回答。到了一定的層次後,要考慮的東西也會多起來。所以自己回到了廚房忙碌起來,很多菜都是張楚從自己家裏帶來的。
他從南方過來後,先回了趟自己家。張楚媽捉了幾隻雞給張楚帶了回來,還有幾斤麂子肉和一隻野雞。魚和蛋這些都有,他們家現在不缺這些東西。
除了這些,還有冬筍。張楚的老丈人喜歡吃臘肉,張楚媽還準備了一些臘肉給張楚帶了過來,這些東西張家都有不少。但是張楚老丈人這裏卻沒有,這邊的東西跟張楚家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