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六十大壽,閻王不來請,自己也得準備後事了。”
這是鄉下老人的想法,一般過了六十大壽後,都會開始準備這些東西了。都是老人自己牽頭,後輩出錢出力就好。
張楚很想告訴自己的父母,他們還有好些年活呢,現在就準備,還是太早了。前世家裏條件並不怎麼好,二老還活了那麼長。
現在家裏條件好了不少,兩人不用太賣力的去忙碌,也不用操心太多。每就是自己活動下身子,張楚覺得他們應該能活的更長一些。
隨著過年的時間越來越近,張楚的三個孩子跟著張詠的孩子玩瘋了,口袋裏麵揣著不少煙花爆竹去玩。
張楚不給他們錢,張爸就會給他們錢,然後陪著幾個家夥一起玩耍,大有老頑童的趨勢,讓張楚夫妻兩挺無奈。
相比孩子們的無憂無慮,玩的那麼開心。張楚覺得自己年紀越大,過年就越沒什麼味道了,現在連找人打牌都難。
之前的同學聚會不知道在哪一年中斷後,就沒再繼續過了。這個時候都是有家庭孩子的人,都在忙著帶孩子陪老婆,哪還有心思參加這些。
越長大越孤單,老王今年過年沒回老家,帶著老婆孩子趁著過年的時間到處旅遊去了,他父母也跟著過去了。
陸華僑一家子在京都,他剛好在那邊有事,順便把老婆孩子接了過去那邊玩。雖然那邊現在有點冷,但是一家人在一起也就不覺得了。
王範在家,不過他也兩個孩子,現在陪著孩子玩都來不及,哪有時間過來打牌。有時間的是徐亮,不過就他和張楚兩人又打不起來。
徐亮不和張楚玩,還能去村裏找人打牌。張楚沒人跟他玩,因為他太有錢了。別人跟他玩感覺壓力太大,都是附近的熟人,對張楚都知根知底。
這些年村裏的人生活水平越來越高起來,每家的收入也越來越多起來,讓附近的人心平淡了不少,也和諧了不少。
在這個年代裏麵,一切的不和諧原因基本上都是跟錢掛了勾,患寡不患均。隻要滿足了這部分需求,好多事情都能省了下來。
除了張楚家特別有錢之外,大部分的人的身家基本上差不多。張詠做村支書這幾年,對大隊的收入進行了一些嚴格的統計和公布。
他自己對大隊的收入沒什麼興趣,大隊的人自然清楚,人家那身家也不需要貪汙這些錢。加上一切數據都公布的很詳細,大隊的人對張詠還是很認可。
尤其是這些年,大隊在張詠的帶領下,收入越來越高,生活水平越來越好。整個大隊的百姓還是很感激張楚一家,沒有這一家人,他們的生活水平就變化的沒怎麼快。
年二十六,張文虎帶著張毛和徐亮一起過來張楚家坐坐,幾個人可以坐一起打打字牌了。現在家裏的人也講究了,嫌冬打麻將太冷,全部換成了打字牌。
如果不是張文虎硬拉著一起過來,張毛還真有點不好意思過來張楚家。前幾年他就沒來過,感覺很沒麵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