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3 莊家障眼操盤的全麵認識(1 / 3)

4.3.1 出貨的5種征兆

1.達到目標

有一個加倍取整的理論,這個方法在股市中還沒有被廣泛的應用,而一種理論在市場中掌握的人越少,可靠性就越大,所以,這是判斷股票高點的一個好方法。簡單的說,我們準備買進一隻股票,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加倍和取整的方法聯合起來用,當你用幾種不同的方法預測的都是某一個點位的時候,那麼在這個點位上就要準備出貨。當然,還可以用其它各種技術分析方法來預測。故當預測的目標位接近的時候,就是主力可能出貨的時候了。

2.該漲不漲

在形態、技術、基本麵都要上漲的情況下不漲,這就是要出貨的前兆,這種例子在股市中是非常多的。形態上要求上漲,結果不漲。還有的是技術上要求漲,但該漲不漲。還有的是公布了預期的利好消息,基本麵要求上漲,但股價不漲,也是出貨的前兆;技術麵決定了股票該漲而不漲,就是出貨的前兆。

3.正道消息增多

正道的消息增多,就是報刊上電視台、廣播電台裏的消息多了,這時候就是要準備出貨。上漲的過程中,報紙上一般見不到多少消息,但是如果正道的宣傳開始增加,說明莊家萌生退意,要出貨。

4.傳言增多

一隻股票你正在操作著,突然某個朋友給你傳來某某消息,另一個朋友也給你說個某某消息,又有一個朋友又給你說某某消息,這就是主力出貨的前兆。為什麼以前沒有消息呢?

5.放量不漲

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隻要是放量不漲,就基本確認是處理出貨。

如果有了這些征兆,一旦出現了股價跌破關鍵價格的時候,不管成交量是不是放大,就都應該考慮出貨。因為對很多莊家來說,出貨的早期是不需要成交量的。

4.3.2 莊家的選股

關於選股,市場上流傳著一句很有名的話叫做:選股如選妻。當然這是很不全麵的,但它畢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選股的重要意義。對於大多數中小投資者來,大多數時間的操作基本上是衝動性的、無序的、盲目的,介入個股也是隨意性很大,道聽途說、自以為是、一相情願、輕率跟風等等都是常見的現象。而對於莊家來說,他們是有較為嚴格的標準和方法的,主要有如下一些條件:

1.股價

這裏的股價指的是絕對概念,由於我們市場目前還沒有做空機製,隻有買進股票之後拉高出貨才能獲利,雖然有時莊家也會通過低拋高吸、故意打壓而洗籌或降低成本,但主要的獲利手段還是高位了結。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介入的個股價格越低越好,以後拉升的空間也就越來越大,當然獲利的空間也隨之較大。一般說,大致有下麵一些對應關係。大盤低價股5元以下;中低價虧損股5元以下;成長性較好的科技股15元以上;剛上市的新股10至15元。

2.流通盤

這一點是評估和決定股票投資價值及二級市場中股價很重要的參與指標。上市公司行業好,成長性佳,業績優良,分配能力強,流通盤較小,股本擴張潛力大,經過不斷的分紅送配,股本擴張,以良性循環的方式來推動股票價格的上漲,這是莊家一種非常理想的運作模式。當然,不同的莊家在考慮流通盤時,還必須根據自身的條件選擇流通盤的大小,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收集籌碼的比例;可調配資金的數量和控盤的時間及能力;做莊的周期及籌碼的兌換程度等等。

3.炒作題材

題材和概念的運用是我國證券市場的一大特色。我們幾乎每天都可以在各種媒體上看到或聽到各種各樣題材和概念,什麼高科技納米、什麼稀缺性資源、什麼成長性績優、什麼壟斷性行業、什麼股權的置換、什麼新生的重組等等不一而足,這些都是莊家利用出貨的借口。在莊家的操作步驟中,出貨是最為關鍵的一點,因此,題材的選用也就十分重要了。

在上述的選股條件中,其實還有幾點是值得莊家不可忽視的,一是所選目標股應該是近些年來沒有暴炒過的個股,一般個股大漲回落之後,至少要經過一、二年的調整、沉寂期,有的時間會更長。二是所選目標股是否有其它的莊家機構潛伏在內,否則的話莊家之間的搏殺將十分慘烈,做莊成功的難度也會成倍的增大,這點當然是應該盡力避免的情況。

4.3.3 莊家的成本

想知道莊家的成本,是諸多中小投資者夢寐以求的事情。嚴格意義上講,莊家的成本隻有莊家自己才真正知道,它屬於一種高度的商業機密。我們隻能根據股價的走勢、成交量的變化大致的去分析、判斷,最多隻能算一個近似值。並且,莊家的成本是包括許多的綜合費用,如建倉的成本、拉升的成本、出貨的成本、資金拆借的成本、公關交際的成本、人員費用的成本等等。其中大部分是我們無法算計的,我們僅僅能夠探索的隻是莊家的建倉成本。

(1)莊家在潛伏性建倉時,屬於初級建倉。這個時候的股價多為低位盤整時,其成本也大致在箱體的中心值附近。如果莊家是拉高建倉,這個時候的建倉成本大致為初級拉升時的最高價的1/2和最低價的2/3的位置。

(2)找出股價一段時期內的最低價,在這個價位附近的成交密集區的平均價格,就是莊家吸籌的大致成本,這個幅度大約在最低價的15%以上和30%以下。

(3)以股價最低價作為基準,低價股上浮0.50元~1.50元;中價股上浮1.50元~3.00元;高價股上浮3.00元~6.00元。這是一種非常簡單地計算莊家成本的方法。

(4)新股上市後,股價的運行一直保持較為強勢的特征,如果在連續好幾個交易日股價總體向上,換手頻繁,並且一周之內達到了100%以上,這種情況下,股票的平均價格就大致接近莊家的成本。

(5)利用錢龍靜態等分析係統確定莊家成本。以錢龍靜態分析係統為例,具體的方法就是進入分析係統,從眾多的技術指標中選擇“支撐壓力”一項,設定一個時間區間,這個區間應該是一個較長的時期,比如一年以上甚至更長。在這個指標中顯示出來的累積密集成交區內,平均價位附近所對應的巨大成交量的價位,基本上就是莊家的吸籌成本。

當然,還有其它一些分析莊家成本的方法,如統計換手率來測算莊家成本;采用最低價、最高價、中間價、平均價等主要的一些價格參數,適當的附加一定的係數,利用基本的運算方法來估計莊家的成本等。但不管用何種方式,都隻是一種“大概”“大約”“接近”“差不多”,也隻能是“僅供參考”而已。

4.3.4 莊家的選時

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皆備,事必有所成。如果三者不能兼備,則“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許多英雄豪傑也常常有“生不逢時”的感歎,據說三國周瑜就歎息過:既生瑜,何生亮。這都是說明做一件事、執行一個計劃、成就一番事業,時機或者時運是很重要的。

莊家在選擇時機進場做莊時,一般主要會考慮以下一些因素:

(1)宏觀經濟麵、政策基本麵。在正規的教科書中,敘述證券市場的一個重要特性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也就是說,股市的狀態,在很大程度上或遲或早都將反映國民經濟的狀況。從投資角度而言,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是二級市場股價的根本基礎。同時,好的經濟環境,也會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介入市場,並且能夠鼓舞市場參與者的信心,當然就非常有利於莊家的操作。但莊家必須對宏觀經濟形勢有一定的前瞻性,需要在經濟形勢即將走出低穀之前動手。

(2)大勢中途調整時。由於準備不足,有些莊家在大行情之前沒有動手,隻好借助於上漲之中的調整伺機介入。這樣的做法雖然倉促,成本相對也會較高,但畢竟是一種較好的補救方式。這也是造成大勢上揚過程中往往出現大幅振蕩的原因之一,其實大多數中小投資者的操作方式和進場的時機也是如此。

(3)從個股層麵上來考慮,莊家有時會利用上市公司的利空消息進場。因為絕大多數投資者非常敏感消息、題材的偏多、偏空,而莊家則乘機誇大、渲染這種效果,借助利空打壓吸籌和借助利多拉高出貨,是莊家最常用、最基本的操作手法。

4.3.5 怎麼炒小盤股和大盤股

度量一門股票盤子的大小有兩個標準,第一是股票流通盤的大小,第二是股票流通市值的多少。從炒做規模上考慮,一隻股票盤子大小不僅決定於流通盤的多少,也決定於股價,比較合理的度量一隻股票盤子大小的指標應該是該股的流通市值,也就是股價乘以流通盤。比如,一隻流通盤2億的股票,股價3元,另一隻流通盤4千萬的股票,股價20元,哪一個盤子更大?哪一個炒起來占用的資金多?當然是後者,前者流通市值為6億,而後者流通市值為8億。如果以莊家炒做需要備下總流通市值70%的資金計算,則做前一隻股的莊需要4.2億元,後一隻股票需要5.6億元。所以做盤子大的股票要求莊家更有實力。

以總流通市值計算盤子大小,則股票盤子大小是變化的。比如,前麵那隻股票,如果價格有3元漲到了6元,則6億元的盤子變成了12億,盤子變大。如果有一個莊家有4.2億元,他先以3億元在3元附近收集了1億股,占總盤子的50%,還剩下1.2億元,按當時股價相當於流通盤的20%,占外麵未鎖定流通盤的40%。莊家把這部分資金用於控盤,也就是用1.2億元控3億元的未鎖定盤子。如果以控盤資金和未鎖定盤子的比例作為度量控盤能力的指標,則此時的控盤能力為40%。以後莊家一路把股價拉上去,假設在拉抬過程中他進進出出,一路不賠不賺,到股價6元時他還有1.2億元的控盤資金。此時外麵未鎖定的流通市值已上升到6億元,莊家的控盤資金占未鎖定市值比例下降到20%,莊家控盤能力下降。

可見,在拉抬過程中莊家的控盤能力是逐漸下降的,這也是限製了莊家炒作目標位的一個因素。如果有錢,哪個莊家不知道炒的越高越好呢?就算炒上去呆不住,出貨時再回吐很大一段空間也還是拉高一些開出更大的空間更劃算。但拉多高是要受莊家實力限製的,如果莊家實力不足,控盤資金少,則隨著上漲,當控盤能力下降到一定程度後就不敢再往上炒了。所以,要炒多高的上限決定於莊家有多少控盤資金,控盤資金充裕炒的高,控盤資金不足炒的低。

隨著拉抬莊家的控盤能力下降,這時莊家可以利用臨時貸款補充控盤能力,或者賣掉一部分建倉股票補充控盤能力。此時,留下的未鎖定籌碼越多則為了補充控盤能力需要借的錢或賣的股票就越多。極端情況是絕對績優股的通吃炒作和垃圾股的短炒。前者鎖定籌碼極多,外麵留下的市值很少,即使股價翻上幾倍,也不用補充太多資金就可以維持控盤能力,稍微賣掉幾張股票就可以保持控盤能力了,這就成了邊上漲邊出貨,邊出貨邊增加控盤能力打開上漲空間。所以,邊上漲邊出貨不僅是一種出貨手法,有時還是炒做所必須的。垃圾股短炒把大量的市值留在外麵,隨著上漲,莊家無法通過賣股票維持控盤能力,隻有通過貸款,但大量短期貸款風險很大,所以,這種莊家炒做時上漲空間的上限是一開始就決定了的,缺乏進一步向上打開上漲空間的能力。所以,通吃手法炒作往往可以把股價炒的很高,經常以翻幾倍計;而垃圾股的上漲空間則有限,漲個百分之幾十就差不多了。

下麵討論流通盤的作用,股票流通盤的大小對股票走勢的特性有影響。比如,在股票同樣市值下,高價小盤股和低價大盤股的股性還是有區別的。

在業績相同的情況下,流通盤小的股票會比盤子大的股票定價高。這是因為,股價由市場供求關係決定,股票的供應量就是股票的數量,股票的需求量就是市場上想買這隻股的資金量。針對一隻股票,每個投資人都有一個自己願意接受的價位,也就是說願意在這個位置上持有該股票。設想把每個價位上願意持有的人數和資金量進行統計,則可以形成一個柱狀圖,願意在高價持有的一般隻是少數人,大部分人對一個適中的價位可以接受,還有人隻願意接受極低的價格。市場價格的決定機製是這樣的,從出價最高的人開始向下數,一直到需要等於供應量,這個價格就是市場價。市場的交易過程就是在找到這個價格。所以,在需求量分布相同的情況下,小盤股的價格會高於大盤股的價格。在同一個市場上,同樣一群投資人,對於業績相同的股票,需求量分布應該是相似的,但大盤股的供應量比小盤股大,可以有更多的人持有,所以價格自然比小盤股偏低。股票的價格是不斷變化的,反映出需求量分布也在不斷變化,人們心中對一隻股的價格定位也在變化。但供應量的差異是穩定持久起作用的因素,所以,從長期看大盤股的總體價格定位要比小盤股低。

統計學中的大數定理告訴我們,大群體的統計特性經常會呈正態分布,人們的一般經驗也是如此。如果假設人們對一隻股票的心理價位呈正態分布,那麼可以有一個推論:大中型盤子的股票價格定位上的差異不太明顯,盤子對價格定位影響最顯著的是盤子很小的股票。比如,5千萬流通盤和1億流通盤的股票,在價格定位上的差異不太大,而1千萬流通股和5千萬流通股的股票,則會有顯著差距,並且盤子越小隨著流通盤變化價格落差越大。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正態分布條件下,大部分人的心理定價集中在中間區域,中型盤子的股票,定價已經接近這個中間區域了,此時每下降一個價位就會增加很多潛在買盤,所以,以後盤子就算再大上很多,價格也不會下降太多;相反,小盤股隻有少部分人能持有,股價定位在正態分布的尖端,這個區域,願意持有的人分布稀疏,價格下降好大一段才能引出足夠的持有者,所以,小盤股到中盤股一段,盤子增長的絕對值雖然不大,但股價定位的落差則相當大。換一個說法,從心理定位最高的人數起,按正太分布假定,數到前一萬人可能價格已經下來了十幾元錢,再數到5萬人,價格可能隻下來2、3元,原因在於向上分布稀疏,下麵分布集中。

正態分布假定的另一個推論是,小盤股容易震蕩,而大盤股不容易震蕩。價格的變化是買賣力量變化推動的結果,小盤股在高位定價,參與者分布稀疏,價格上下波動的阻力小,漲跌速度快;買賣力量的一點點變化在價格上都必須有較大的調整才能重新達到平衡,造成波動幅度大。總的說就是容易形成劇烈震蕩。

盤子越小,上述現象越明顯,如郵票盤子比股票小,所以漲跌更劇烈,價格脫離普通人心理定位更遠。極端情況是藝術品拍賣市場,名家作品隻有一件,無法複製,盤子小到了極限,價格決定於出價最高的一個願意出多少錢,其價格自然也遠遠脫離一般人的心理定位,而且容易劇烈漲跌。

正態分布假定的又一個推論是,超級大盤股的定價會明顯的偏低。這也是由於正態分布尖端人數較少所致。如果盤子大到供應量超過市場心理定價人數最多的峰位,則進一步增加需求量必須在價格上出讓較大的空間,與小盤股的道理一樣。不過,隨著價格降低,會有大量原來對這隻股不關心的人參與進來,使參與者的本底變大,所以定價偏離的情況不會像小盤股那麼明顯。

什麼叫小盤股什麼叫大盤股呢?可以這樣估算。中國有2千萬股民,近1千隻股票,如果平均每人關心10隻股票,那麼,平均每隻股票有20萬人關心。統計學中,如果統計樣本成正態分布,那麼大約70%的樣本處於分布峰值加減方差的區間內,高於方差的樣本數量約16%,近似的可取15%。可以以此為界,股票少到隻有頂端不到15%的人參與的為小盤股。則20萬的15%為3萬,以中國股市大多數股民一般平均每人每隻股票持股不到1000股計算,為3千萬股。所以,標準的中型盤子為3千萬股左右,可以粗略的估計為2~5千萬,2千萬以下為小盤股,5千萬以上為大盤股。類似的,超級大盤股的標準應為可以供應85%以上的人,20萬的85%為17萬,估算為1.7億股,放寬一些為2億股以上,即中國股市上2億以上的盤子為超級大盤股,定價會明顯偏低。當然,以後隨著中國股市的發展,以上估算用到的參數會發生變化,小盤股大盤股和超級大盤股的概念也會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