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跟莊,就必須摸清莊家的“底細”,最重要的莫過於莊家的控盤程度即持倉量以及莊家的成本,我們隻有通過K線圖以及成交量來作分析和研判,據專家認真分析和研究認為:用換手率來計算是一種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換手率的計算公式為:換手率=成交量/流通盤×100%。我們要計算的是莊家開始建倉到開始拉升時的這段時間的換手率,怎樣確認莊家開始建倉呢?周K線圖的參考價值最大,周K線的均線係統由空頭轉為多頭排列,證明有莊家介入,所以周MACD指標金叉可認為是莊家開始建倉的標誌,這是計算換手率的起點。
在我們的市場中,大多數都是中線莊家,其控盤度大約在40%~60%之間,這種持倉量活躍程度較好,即莊家的相對控盤,超過60%的持倉量時,即達到絕對控盤的階段,這種股,大多是長線莊家所為,因為在一隻股票中有20%的籌碼屬絕對的長線投資者,這批人等於為莊家鎖倉,當然控盤度是越高越好,因為個股的升幅與持倉量大體成正比的關係。據傳曾有0048康達爾的控盤程度達到90%,所以才會有十幾倍的漲幅。一般而言,股價在上漲時,莊家所占的成交量比率大約是30%左右,而在股價下跌時莊家所占的比率大約是20%左右。但股價上漲時放量,下跌時縮量,我們初步假設放量/縮量=2/1,這樣我們可得出一個推論:前題假設為若上漲時換手200%,則下跌時的換手則應是100%,這段時間總換手率為300%,則可得出莊家在這段時間內的持倉量=200%×30%-100%×20%=40%,即莊家在換手率達到300%時,其持倉量才達到40%,即每換手100%時其持倉量為40%/300%×100%=13.3%,當然這裏有一定的誤差,所以我們把從MACD指標金叉的那一周開始,到所計算的那一周為止,把所有各周的成交量加起來再除以流通盤,可得出這段時間的換手率,然後再把這個換手率×13.3%得出的數字即為莊家的控盤度,所以一個中線莊家的換手率應在300%~450%之間,隻有足夠的換手,莊家才能吸足籌碼。至於成本,可采用在所計算的那段時間內的最低價加上最高價,然後除以2,即為莊家的成本區,雖然簡單,但相當實用,誤差不超過10%,我們把莊家的成本和持倉量計算出了以後,莊家的第一目標為[成本×(50%+1)],即若莊家成本為10元,則其最低目標即第一目標為15元,這樣我們就可在操作上做到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