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永嘉之亂(七)(1 / 2)

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六月十二日,戌時,王彌中軍大帳…

“長史大人,聽你之言今日去與那劉曜修好,可我總覺得不大妥當,這個劉曜與我間隙已生,就如那破鏡一般,如何能夠重圓?現如今,你還要兄弟們前去頂罪,我還真是心有不甘!”王彌負手仰頭,在帳中不停的徘徊…

坐在左二位的張嵩連忙拱手報拳,

“大將軍,無論如何,我們眼下不能再多出如此一個強敵,為了大局,暫且忍一忍吧。我知道將軍疼愛自己的屬下,可事已至此,不去上幾個人,怕是不行的。大將軍的苦衷,我想弟兄們能夠理解…”

“報…”張嵩話不說完,門外便響起了傳報聲,

“進…”王彌話音一落,徐邈與高粱便掀簾而進,

“報征東大將軍,匈奴人正將上萬俘虜,押送著出建春門向東而去,也不知去往何處。”徐邈拱手抱拳,語速極快的說到,

“報征東大將軍,洛陽周邊所有能找到的陵墓,劉曜軍俱正在挖掘,我軍全都無功而返…”高粱沮喪的低垂著頭顱…

“恩,無所謂了…”王彌走向了座位,“二位將軍快快落坐,好好歇息歇息。”

話不說完,他又回頭看向了右二位的堂弟王桑,“桑弟速去派人探查劉曜欲將俘虜押往那裏…”

“諾!”王桑欣然領命而去。

坐正了身體的王彌溫文爾雅的望著徐邈與高粱,

“徐將軍、高將軍,昨日裏你們上街斬殺劉曜部,著實立了大功,這些銀兩,你們拿去,賞給有功的將士,”說著,他將台案上兩盤銀錠向前一推,

“謝征東大將軍”,徐邈與高粱連忙起身、上前叩謝。

“二位將軍快快起身,快請就坐…”說著話的王彌有意無意中,餘光掃到了張嵩,那張嵩立刻說到,

“二位將軍,那劉曜欺人太甚,大將軍本欲與其決裂,奈何又有諸多因素遷繞。我們經過一番研判,一致認為,現如今、不是與劉曜決裂的最佳時刻。為了我軍的前途,今晨,大將軍已孤身一人前往劉曜軍中,可那劉曜仍要大將軍交出攻擊其部的兵士。二位將軍,大將軍是非常之不忍心讓弟兄們前去劉曜軍中涉險,耐何我軍時下攜帶如此多之珍寶,早已成為各軍劫掠的目標,實是不能再樹劉曜這樣的強敵了呀…”

“這…大將軍…”徐邈與高粱惶恐的相視一眼,又俱無助的看向了王彌,

王彌眼眶一紅,“二位將軍,餘心實是不忍,耐何今日之事,已別無他法,你等速去找四個偏將來吧,就說我欲論功行賞…”

“大將軍…”兩人仍欲說話,王彌卻一低頭,一副悲傷的語調連連揮手,

“去吧去吧…記得保密…”

“…諾”,徐邈與高粱無奈的應了一聲,各端一盤銀錠走出了帳來,

“偏將?那都是我們出生入死的兄弟呀,就這麼窩囊的讓他們前去送死?”高粱漲紅著臉憤憤然的說到,“這等事情,我如何能夠做的出來?還不若我去好了!”

“大將軍這等做法,真是另人寒心。高將軍也收拾一下心情,回去坦然些,別被他們察覺了。晚一些知道也就晚一些痛苦…”眼眶微紅的徐邈在拍著高粱的臂膀,

“我走了啊,高兄也好好的…”他語帶哽噎的說完,頭也不回,就走向了軍營深處…

暮色中的帝都是如此的壯美雄渾。厚牆、高殿,亭台、樓閣,塔觀、寺院,還有前方那數不盡數的林立的軍營,俱掩映在千年的古樹之中,在洛陽城上劃出了一道道恢弘壯麗的天際線。

前方營地火把烈烈,天際線外,藍黑的暮色斑駁麟鱗、明暗不同,那半圓的月兒、已經穿行在這濃雲淡霧的天幕之中,可正前方洛陽宮城上那片餘紅卻仍未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