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後再返校,已是堪堪入秋,氣溫終於沒有前幾周那麼燥熱。
麓陽一中的武體館內,有一堂戶外課正在進行。
武道理論與實踐,授課教師金傳華,身形瘦高,留著平頭發型,一雙眼睛總是瞪著射出犀利的審視目光,咄咄逼人,高二高三很多被他帶過的學生背後給他起了個綽號,叫作“禿鷲”。
這肯定不是什麼褒義詞。
不過對於眼下這群入學不過五六個星期的高一年級新生來說,這還是他們與禿鷲金傳華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接觸。
不論是否聽說過他的“威名”,作為一群小萌新,這些學生們眼下還是比較遵守課堂秩序的,至少暫時還沒有人敢交頭接耳地說悄悄話。
一個班六十二個人,分八組排列,一組大約八人,呈方陣依次站好,雖然算不上昂首挺胸、收腹提臀,但也勉強稱得上整齊。
金傳華的聲音很有穿透力,簡單的自我介紹以後,他說:
“閑話不多談,下麵我們開始上課……不過,在此之前,我要強調一件事!武道理論與實踐課,我隻負責教授你們實踐課部分!至於你們的理論知識,有什麼不懂的地方,不要來問我,問了我也不會告訴你!”
“課堂前五分鍾,我會給你們演示具體的武道動作,中間二十分鍾你們自由練習,最後二十分鍾是標準測評,不達標的,下節課武訓加罰!”
“加罰科目……視我心情而定。”
話畢,學生中不禁響起輕微的議論聲,有人悄悄吐槽,也有人低聲埋怨……居然還搞什麼測評?初中的武道實踐課可都是相當於自由活動了,誰會測評這東西啊?書上那些老掉牙的理論,根本沒幾個人認真去背記的,又不是考清大北華……
“武訓生出列,到左邊來……非武訓生原地不動。”金傳華說。
雖然腹誹,但也沒人敢作死去提什麼意見,隨即,大概二十幾個學生,從原來的方陣分離出來,很快便在旁邊自成三路。
這些就是武訓生了,隻占到全班人數的三分之一左右,有男也有女。
與大多數體質一般或者說不適合習武的非武訓生不同,武訓生的三大主修課程就隻是語文數學武道,其餘什麼生物地理政治化學……通通都要靠邊站。
至於外語,華夏的高中還沒有這門課程,真有興趣,可以等大學以後,再去選擇相關外語專業,畢竟現在世界上最廣泛的通用語是漢語,專門學其他語言的人不是沒有,隻是很少。
“你們中間實力最強的是誰?出列!”
金傳華徑直走到剛分出來的武訓生隊列前,問道。
武訓生們聞言麵麵相覷,說實話,剛開學才幾個星期,有的甚至連名字都沒認全,何況其他人的實力水平?一時間,誰也沒說話,因為沒人知道誰是最強。
當然,剛開學時班導也念過各自的初中畢業成績,最優秀的幾個人是可以確定範圍的,但是畢竟從畢業考試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三四個月的時間,有沒有增長變化,除了各自本人以外,自然也沒有誰會清楚。
“由左到右,從前至後,依次報告你們的上一次考試成績!”金傳華見沒人說話,也見怪不怪:
“從你開始。”他抬手,指著最左邊的那個男生說。
“方程,初中畢業考,個人賽第七名,八十二分,入門五段!”男生也沒什麼遲疑,大聲道。
金傳華點頭示意下一個。
“阮誌堅,初中畢業考,個人賽第十一名,八十分,入門六段!”
“王輝馮,初中畢業考,個人賽第三名,八十九分,入門五段!”
“楊清漪,初中畢業考,個人賽第八名,八十四分,入門五段!”
“劉樺,初中畢業考,個人賽第四名,九十一分,入門四段……”
“……”
“……錢家麒,初中畢業考,個人賽第十名,八十分,入門五段!”
最後一個報完,確認沒人再開口以後,金傳華眯了眯眼,眉頭一皺:
“二十一個人?還有一個呢?”
他拿出學生排名手冊,仔細數了一遍,武訓生二十二人,但這裏報告的卻隻有二十一個,的確是少了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