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不速之客林??(1 / 2)

“行了,先上菜,邊吃邊說。”王維寧說著,按鈴叫來服務生。

他的語氣、表情和動作都極為僵硬,仿佛是把邱予當成了空氣一樣。

邱予倒是不覺得一個座位能代表什麼,但如果他能經常跟隨謝曉綱出入,就會知道,坐在謝曉綱左右手的都是她最親信的人。在邱予來之前,謝曉綱的左手位置一直是王維寧的。

八個人圍著桌子坐了一圈,氣勢隱隱散發出來,服務生再是戴了有色眼鏡,心裏麵區別對待,這時候也沒敢表現出來。像謝曉綱這樣的校園一霸,雖然在學院內有影響力,但在商業街上並不怎麼出名,這裏的服務生不認識也是正常。

飯菜流水般端上來。“山神廟”的菜式大多是傳統國菜,碗筷精致小巧,菜量少,味道鮮美,有自己的獨特配料配方,價格高昂也是有道理的。

謝曉綱劫後餘生,也是為了感謝邱予救命,拿出了十二萬分的誠意,點了將近二十道菜,和兩箱啤酒飲料。

啤酒飲料是“山神廟”餐飲公司自產自銷的一種含有低量酒精的飲料。

異能學院的學生禁止酗酒。異能者普遍身體素質低,依靠的是精神力,酒精有麻痹神經的作用,不利於異能者保持精神力飽和的最佳狀態,更不能喝得酩酊大醉把後背交給其他人。雖然在這個文明時代,很少有人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但萬一碰上那麼個二愣子呢?異能學院的學生有時饞酒,就取巧以飲料代酒,喝這種酒精飲料。這也是為什麼“山神廟”這樣的高級餐廳不歡迎異能學院學生的原因之一。這裏普通一瓶白酒幾百到幾千塊錢不等,一瓶紅酒有的上萬,包房一個飯時也就接待一桌客人,不喝酒就等於是餐廳賠了等價值的錢。但是開門做生意,總會有形形色色的客人,隻要付得起錢,就不可能把客人拒之門外。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謝曉綱的朋友大多隨了她的性格,熱情好客,直來直去。不管他們心裏是怎麼想的,到底是邱予救了謝曉綱,都輪番上陣地敬邱予,大有用酒精飲料把他灌醉的架勢。

邱予抵不過他們的熱情,隻能一一接下。這群人一看邱予隨和,大鬧著起哄,敬酒的過程中,少不了自我介紹一番。從交流中,邱予了解到了他們的一些情況。

這些人裏,謝曉綱的童年是最坎坷曲折的。謝曉綱初中還沒畢業就輟學了,開始幫著家裏叔伯給人送郵包快件,風餐露宿,幹了七八年。安定市大街小巷她熟得很,哪條街新開了飯館、哪個廣場新植了樹,她全知道。後來她拉著在這七八年裏認識的人,開了自己的郵遞公司。王朗就是她手下最出色、最信任的員工。在一次來康建市送快件的偶然機會,認識了楚治。

讓邱予意外的是楚治,他曾經是異能學院的一名尖子生,學霸級人物。後來跟著謝曉綱混跡安定市,逐漸荒廢了學業,屢教不改,最後被學校開除了。他被學校開除的事人盡皆知,隻是楚治卻不出名,因為他離校後就把自己名字改了。就是楚治讓謝曉綱認識了異能,也幫她引薦了自己在異能學院的教導員作為入學推薦人。謝曉綱右手邊永遠是楚治的位置,甚至小道流傳兩人是在交往。

到底是有著先入為主的因素,王維寧雖然和邱予鄰座,卻沒有對麵楚治、王朗和邱予熟稔,幾乎很少交流。邱予從隻言片語中,了解到王維寧竟然是謝曉綱在安定市的十幾年發小,有著深厚的友誼,他和謝曉綱一同離開家,進入異能學院,而鍾俊和丁原是王維寧在學校裏交到的朋友,比王維寧大一屆,不同的專業。

這人際關係比邱予想的還要複雜一些,不過這對他來說隻有好處,沒有壞處,越複雜,他就越能隱藏好自己,也方便將來完成任務後,抽身離去。

推杯換盞,不知道過了幾輪敬酒,邱予麵前不知不覺地擺了不少空玻璃瓶了,然而他還是比不了王朗那樣的海量。平時大大小小的飯局上,王朗就是負責給謝曉綱擋酒的角色。邱予這是有人敬,王朗自己悶聲不響地,比他喝得還快,連衛生間都去了兩次了。

等他第三次從衛生間回來時,眾人正想調侃他,王朗卻“砰”地一聲把門關上了:“我碰見林珣了。”

眾人到了嗓子眼的調侃不約而同地咽了回去,眼中的迷離同時褪去三分:“誰?林珣?”

“你沒看錯?林珣在這幹什麼?”

“他也去上廁所。”王朗有些發懵。

其他人恨不能把手裏的筷子戳他腦門子上,讓他清醒一下。

“他不是應該在安定市林家嗎?”眾人都被這個事實打得措手不及,七嘴八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