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養老規劃(4)(1 / 2)

新參加工作、重新就業和新建用人單位的職工,從進入用人單位之月起,當年繳費工資按用人單位確定的月工資收入計算。

職工繳費工資低於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百分之六十的,按照百分之六十確定;高於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百分之三百的,按照百分之三百確定。全省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由省統計部門核定,省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公布。

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用人單位每月從職工工資中代扣代繳。

職工個人按規定比例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不計入個人所得稅的應納稅所得額。

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等每月按照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每月按照參保人員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用人單位的繳費比例一般不得超過百分之二十。具體比例按照國家和省人民政府規定的權限確定。

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按照規定列支。

城鎮個體工商戶、城鎮靈活就業人員(以下統稱城鎮個體勞動者)每月按照上一年度月平均實際收入的百分之二十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其中有雇工的城鎮個體工商戶,雇主的養老保險費全部由其本人繳納;雇工的養老保險費,由雇工繳納百分之八,雇主繳納百分之十二。

城鎮個體勞動者上一年度月平均實際收入低於上一年度當地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百分之八十的,按照百分之八十確定繳費基數;高於上一年度當地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百分之三百的,按照百分之三百確定繳費基數。

省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省實際,對城鎮個體勞動者的繳費標準進行調整。

城鎮個體勞動者按規定比例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依法不計入個人所得稅的應納稅所得額。

用人單位應當自依法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內,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登記手續。城鎮個體勞動者應當按規定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登記手續。用人單位、城鎮個體勞動者在辦理稅務登記的同時,向地方稅務機關辦理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登記手續。

用人單位在辦理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注冊登記後增員或者減員的,應當自增員或者減員之日起三十日內,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職工增減登記手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將用人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登記情況及時告知地方稅務機關。

用人單位應當在每月十日前按照規定自行計算應繳費額,向地方稅務機關申報繳納上月的基本養老保險費,並對申報事項的真實性負責。

職工個人應繳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報經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後,由用人單位代扣並向地方稅務機關申報繳納。

城鎮個體勞動者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的應繳費額向地方稅務機關申報並繳費。

經地方稅務機關和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確認後,用人單位、城鎮個體勞動者可以直接向地方稅務機關申報繳納職工個人、城鎮個體勞動者應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地方稅務機關應當及時將職工個人和城鎮個體勞動者的繳費基數、繳費金額等情況反饋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用人單位偽造、變造、故意毀滅有關賬冊、材料,或者不設賬冊,致使基本養老保險費無法確定的,地方稅務機關按該單位上月繳費數額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確定應繳數額。沒有上月繳費數額的,地方稅務機關根據該單位的經營狀況、職工人數等有關情況,按規定確定應繳數額。

基本養老保險費應當以貨幣形式全額征繳,不得減免,不得以實物或者其他形式抵繳。

用人單位分立、合並的,由分立、合並後的單位繼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用人單位改變名稱、住所、所有製性質、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開戶銀行賬號等基本養老保險登記事項的,應當自變更之日起三十日內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變更登記手續。

用人單位歇業、被撤銷、宣告破產或者因其他原因終止的,應當依法清償欠繳的基本養老保險費,並在終止之日起三十日內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基本養老保險注銷登記手續。

用人單位在辦理稅務變更登記、注銷登記的同時,向地方稅務機關辦理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變更登記、注銷登記手續。

國有企業或者城鎮集體所有製企業職工的繳費年限,如有部分為視同繳費年限的,在國有企業或者城鎮集體所有製企業破產清算時,應當依法從其破產財產中提取尚未繳納的視同繳費年限部分的基本養老保險費。視同繳費年限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具體標準由省人民政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