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越是不敢回想十三娘,十三娘則越是長住他心,讓他魂牽夢縈,揮除不去,帶給他的,則是無盡的痛惜、無盡的遺憾和惆悵……
誰都知道,那虞十三娘是為保護他而死的,這時時讓他痛苦得認為自己是枉然地活在世上了。
那十三娘無疑是虞家眾兄弟姊妹們最親愛的大姐,深受眾兄弟姊妹愛戴,而虞十三娘卻是為他而死的,這遂讓他認為自己是他們虞家的千古罪人,從而,深覺對不起虞家。
另外,最初,他作為流浪兒,在他無家可歸時,是虞家收留了他,因此,他對虞家有著念不完的情。
要知,辛大郎是個雜家,他不屬於天下哪個門派,也沒有哪個固定的師父,他是憑著與生俱來的聰明與智慧來領悟天這地間的種種禮義和道理的,他自成一家,他認為“天下,不忘本,感恩,才是最根本的道”。
他之所以能如此對待虞家,除了與虞家十三娘生死與共的愛情外,也跟當初虞家對他有收留之恩有關。
要說那虞十三娘是為保護他而死的,不錯,但,他又為得什麼呢?
那時刻,他不也正是在保護他們整個狐族虞家嗎?
他們家那麼多人,一個個驚慌失措地龜縮在洞府深處,而唯他不能躲,他挺立在門口,用血肉之軀,堅定地抵禦著天雷的轟炸……
唉!一切都甭再說了,他是主動的,是心甘情願的,因他愛十三娘嗎,因他要報恩嗎。
對了,那十三娘曾為了要嫁給他,而不惜與父親鬧翻,生生拒了傾慕於她的名門之後玉顏子,這對他來說,也算的是一種浩浩大大的恩情了
他愛十三娘,即愛上了與十三娘相關的一切。
他娶了十三娘,便宛如娶了十三娘的一大家。
可堪虞家人多,兄弟姊妹也多,今兒個這個要這個,明兒那個要那個,那麼多的小弟弟小妹妹,一個更比一另個不消停,一個更比一另個張致多事,而所有的事,最終都要委托他這個又是當大哥的,又是當姐夫的去張羅治辦……。
也虧得他法術最高強,虧得他耐心好性,虧得他喜歡看十三娘對他多情的依賴。
他跑得屁顛顛的。
如此,那十三娘自嫁了他後,十三娘家的每一個人,都成了他的責任了。
在那些時間裏,作為虞家的女婿,他與虞十三娘愛得熾烈,每一刻,都如同是浸在濃情蜜意之中,他們幸福得就象神仙一樣,
在那些時間裏,虞家的一眾小兄弟姐妹,隻要見了他,隻要喊他一聲“姐夫”,便會激起他內心巨大的驕傲與自豪……
是的,他是他們虞家英勇的姐夫,他無所不能,他要虞家的那些小兄弟姐妹永遠敬仰他,崇拜他、依戀他。
他甜蜜蜜的。
他想,為了十三娘,為了虞家的這一眾的小兄弟姐妹,哪怕他這輩子為虞家做驢做馬也心甘情願。
可惜,這輩子還未到頭,那甜蜜蜜便完了。
書說到這兒,不得不又提到那一回了,那一回的天火來襲時,他不僅未能保護好十三娘,反而是十三娘為保護他而被天火灼成灰燼。
真乃遺恨。
真乃千年的遺恨。
那虞十三死了,為此,虞家的,一方麵對他充滿了感激與崇敬,另一方麵,則又對他充滿了怨恨。
唉!
別提他們虞家對他有怨恨了,他自己都恨自己恨不要死。
試想,世上哪還有比死去知心伴侶更讓人悲慘絕望呢?
事實上,虞十三娘死了,他亦如同死了似的瘋了近百年,在那些時日裏,他沒心沒肺,神誌不清,他儼然是一真正的行屍走肉,所有的人見了他,都認為他已基本死了。
為此,虞家的人不免又心疼他開了。
畢竟人死不能複生嗎,而十三娘為他死,也是她十三娘的心甘情願,所以,這也不能完全怪他。
另,他也畢竟是虞家的姑爺,對虞家嫁給他的姑娘千好萬好,同時,他又為虞家做過好些事,如此,他也基本算的是虞家的親人了……
可憐他,自愛人死後,一個人悲悲切切地、如同自虐般地過了好幾百年。
而誰能忍心眼睜睜地看著自家親人痛苦呢。
好在,多年過去後,他終於又遇到了一個人。
好在,那人是真正地愛他,感念他、體貼他。
如此,他的痛也漸得到了平複。
但人心卻是這樣的矛盾,原,看到他一個人孤苦領丁時,虞家人無不為他難過,而當看到他又有了新愛人,並和那新愛人極其地溫柔相愛時,虞家人不由便會想起為他而死的虞十三娘了。
唉!
罷了!
難得他溫厚依舊。
難得他對虞家仍如從前。
另,他不也是仍虞家的親人嗎?沒的,讓自己的親人終身生活在過往的沉痛之中?那樣對他,也是不公平的。
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