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主動:做事比別人更自覺一點
優秀員工與普通員工的區別就在於,當別人都在靜待老板的指令和吩咐時,他們已經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任何時候,他們永遠比別人更自覺。他們不僅能圓滿地完成自己的任務,還會忠心耿耿地為老板考慮,提出盡可能多的建議和信息,他們也會因此得到提升和賞識。他們比別人自覺一點,相應也就擁有更多的機會。自覺多一點,讓主動成為習慣
在西方國家,有句諺語說:“你看見主動自覺的人了嗎?他必定站在君王的身邊。”的確,主動的人才可以得到賞識,自覺是他通向成功的通行證。當主動成為一種習慣時,我們就能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積累更多的經驗,就能從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過程中找到快樂。讓主動成為習慣,你將因此受益無窮。
如果你想登上成功之梯的最高階,就要永遠保持主動。即使你麵對的是毫無挑戰和毫無生趣的工作,如果你能夠做到自動自發,最後終能獲得回報。
自動自發是在沒有人要求你、強加於你的情況下,而你卻能自覺而且出色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成功的人很明白,任何事情隻有自己主動爭取,並且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才能圓滿完成。沒有人能保證你成功,隻有你自己;也沒有人能阻撓你成功,隻有你自己。
我們經常看到那些成功大師的侃侃而談,卻常常忽視他們默默無聞的“耕耘”。其實成功是一種努力的累積,不論何種行業,要想攀上頂峰,通常都需要漫長時間的努力和精心的規劃。
因此,許多公司都有意識地把自己的員工培養成對待工作能夠自動自發的人。工作自動自發的員工,會勇於負責,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們不會像機器一樣,按照別人的吩咐去機械地完成工作,他們往往能夠發揮創意,出色地完成任務。而沒有自動自發意識的員工,則墨守成規,裹足不前,凡事隻求符合於公司的規則。他們會告訴自己,老板沒有讓我做的事,我又何必插手呢?又沒有額外的獎勵!顯然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想法會導致不同的工作表現和工作結果。
那些整天抱怨工作的人是不可能積極主動的。一個主動工作的員工,對於工作的責任和意義有深刻的理解,並隨時準備展示自己的全部才華,因此,他們總能夠從工作中得到更多的回報。
美國標準石油公司有一位被大家稱為“每桶4美元”的員工。他隻是一個小職員,之所以得到這樣的稱號,是因為這位員工在出差住旅館的時候,或在寫信和簽收據的時候——在一切需要簽名的時候,總會在自己名字的下方加注“每桶4美元的標準石油”的字樣。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了他的這個習慣,於是戲稱他為“每桶4美元”,他的真名反而沒人叫了。
這個名字傳到了公司董事長洛克菲勒的耳朵裏,他說:“想不到竟然有員工這樣不遺餘力地為公司進行宣傳,我要見見他。”於是,洛克菲勒邀請那位員工共進晚餐。
後來,洛克菲勒從標準石油公司卸任,他的繼任者就是那個被稱為“每桶4美元”的人,他的名字叫阿基伯特。
在阿基伯特的心中,身為標準石油公司的員工,自己就有義務這樣宣傳自己公司的產品。盡管老板並沒有為他分配在簽名時署上“每桶4美元的標準石油”的任務,但是他自動自覺地去做了,而機會也自然而然地到來了。他不但得到了老板的注意,還成為老板的繼任者。
成功的機會是不會白白降臨的,隻有積極主動工作的員工才有獲得更多好機會的可能。如果你總是隻有在老板注意時才有好的表現,那麼你永遠也無法達到你想要的成功。如果你能夠做到的比老板期望的還要多,那麼你就永遠不用擔心會沒有機會。在任何一個公司裏,那些不必老板交代就自己找事做的員工、那些接到任務時不會找借口的員工,那些永遠也不問“怎麼辦”而是自己動手去克服困難的員工、那些主動請命為公司工作的員工就是老板心目中最優秀的員工,在有升職機會時,老板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些人。
每個老板都喜歡積極主動、善解人意的員工,每個人也都願意和這種人共事。如果你總能保持主動率先的工作精神,比自己分內的多做一點,比別人期待的多服務一點,你就可以吸引老板的注意,得到加薪和升遷的機會。
如果一個人隻是盡本分,或者唯唯諾諾,對公司的發展前景漠不關心,他就無法獲得額外的報酬,也無法得到事業的提升。
隻有養成了自動自發的工作習慣,才能掌握個人進取的精義。那些以無比的熱情看待自己工作和事業的人,總能發掘出無窮的機會。相反,那些被動的人,隻能永遠等著別人給他安排任務,而且還要推脫搪塞,在這同時,他也推掉了屬於自己的機會。
上帝授予人們掌握思想的權利,同時也賦予了人們自動自發的意識。有成功潛質的人,總是能夠比別人多付出一些,自動自發地為自己爭取最大的進步與利益。
主動,主動,再主動
身處職場,我們不要幻想著讓公司或老板來適應你,而是時刻想著自己主動去適應自己供職的公司和老板。
如果你期待自己有一天能達到或超過你現在的老板的成就,那麼辦法隻有一個,那就是比你的老板更積極主動地去工作。
但生活中很多人認為:“公司是老板的,我隻是替別人工作。做得再多、再出色,得好處的
還是老板,與我沒什麼關係。”
存在這種想法的人很容易變成“按鈕”式員工,他們天天按部就班地工作,缺乏活力與主動力,有的甚至趁老板不在時就沒完沒了地聊天、上網,或者無所事事,做些與公司無關的事情。這無疑是在浪費自己的生命和摧毀自己的前程。
英特爾總裁安迪·葛洛夫應邀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畢業生發表演講的時候,提出以下的建議:“不管你在哪裏工作,都別隻把自己當成是名員工,應該學會努力適應,把公司當成是自己開的一樣。事業生涯除了自己之外,全天下沒有人可以掌控,這是你自己的事業。”
所以我們應該時刻記住這一點:我們每天都在和千百萬人競爭。我們隻有不斷提升自己的價值,提高自己的競爭優勢以及學習新知識,努力去適應新環境,並且善於從變化中學到新本領,這樣你才會與優秀更接近,否則你就沒有機會,你將永遠是一名普通的職員,你將永遠跳不出命運給你設下的怪圈。
從英國飛往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的韓第,一下飛機就直接找到總經理伊恩要求參加工作。
“好啊!請你搬把椅子坐在我辦公室的角落裏,盡可能地不要引人注目。其他人在場的時候不要說話。不管是迎來還是送往,你都不要離開這裏。”伊恩道。
“我就幹這個嗎?”韓第問。
“對。而且最起碼要這樣幹一個月。當然,你要把自己的真實感想、疑慮、發現的問題及它的根源等分析清楚並記錄下來。”伊恩鄭重其事地說。
“經理先生,我大老遠地從英國總部趕來,您讓我用一個月的時間就幹這些嗎?”韓第非常不解,“您要知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