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作為理財的一個重要的方麵,在理財中占據這很重要的位置。通過正確適當的投資,我們可以得到一定的收益獲得經濟上的實惠。但是,不是所有的投資都能獲得經濟效益。而商家為了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則會打出各種各樣能夠讓我們發財的旗號,這時的投資者必須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要謹慎這些投資當中的陷阱。否則,你可能會進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那麼,在投資領域有哪些常見的陷阱,而作為投資者有應該怎麼去遠離這些陷阱呢?這方麵專家給了我們很多的建議和啟示:
一、行理財名目多 看不懂的產品不要買
由於金融危機的到來,現在的很多人又有了儲蓄的習慣。田阿姨去銀行存錢的時候,就經常被銀行的銷售經理圍著。這位銷售經理不斷地向田阿姨推薦他們銀行新推出的理財產品,他給田阿姨推薦了收益與某些國際市場指標掛鉤的產品以及一些信托理財產品。已經退休了的田阿姨其實不明白這些產品究竟是怎麼回事,但是最後都禁不住這位銷售經理的熱情攻勢,買了一些銀行理財的產品,但是直到現在她對自己買的產品都沒搞清楚是怎麼回事。
資深理財顧問李駿先生表示,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一定要注意,不要買自己不了解的產品,“當你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最重要的一課是了解銀行把錢投資於哪些市場,以便更好地理解不同類型產品的收益來源以及風險特征。”現在很多投資的產品設計都非常複雜,而且都與國際市場上的某些指標掛鉤,如彙率、利率、公司信用、黃金等,這類產品經過銀行包裝後,看上去很吸引人,但是實際上卻有著很大的風險。之前,就有很多投資者購買QDII理財產品損失慘重的前車之鑒。
在今年理財市場尚不明朗的形勢下,李駿表示,百姓進行銀行理財應遵循保本、安全的原則。
二、股市“黑嘴”頂風做案 切勿輕信各類薦股
股票市場上有一個名詞叫做“黑嘴”,相信股民都不會太陌生。他們的套路往往是先“免費”推薦一隻黑馬股,將這個企業塑造成板塊龍頭。對此感興趣的股民必須要繳納成百上千的入會費才能直到這些人所推薦的股票,並不是免費的。不少股市的“菜鳥”對這些“黑嘴”所推薦的股票,這些股票可能剛買入前一兩天這些股票會上漲,之後往往被深度套牢。
“黑嘴”的這種行為是違法的,但是證監會並沒有對這種“黑嘴”行為斬草除根。記者在多家網站都可以看到所謂“免費薦股”、“免費贈送看股軟件”的廣告大量存在。如不少薦股網站打出“3·15證券局認證網站”和“中國股票協會理事單位”的旗號,但相關工商登記網站上並沒有上述單位注冊的信息。
不光如此,在部分地方電視台、廣播台也仍然播出著所謂的個股分析。雖然沒有明說是薦股,但其實質與薦股並無絲毫區別。
在這裏證券律師提醒股民,對於那些推薦的股票,股民必須提高自己的警惕。一方麵,薦股網站很可能是受人指使,推薦股票的目的很可能是讓客戶高位接盤;另一方麵,網站發布虛假信息,意在造成股價波動,從中獲利。
不管是哪種可能,投資者都應該保持頭腦的清醒,不要貪婪,以免上當。
當然,光做到以上兩點是遠遠不夠的,下麵我們就以股市為例,給你“四大攻略”,讓你更好的避免投資的陷阱。
攻略一:學習基礎的知識
對於普通的股民來說,他們最普遍的心裏就是買入的股票都希望上漲,最好是漲停。當它們買到股票後,不會對上市公司的股價以及成交量進行跟蹤。而隻會盯著股票看,自己的心情也隨著股票的價格的波動的曲線而波動。對於這些股民,他們其實缺少必要的知識,隻會關心股票的漲跌,所以這些股民就得學習一些諸如KDJ、MACD等的基本知識,依此來提高自己的投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