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激起變革之心,引爆成功潛能2(1 / 3)

第四部分激起變革之心,引爆成功潛能2

引爆你的成功潛能

頭腦風暴,激發無限潛能

每個人都有一種偉大的內在力量,如果你能發現並利用它,你就會明白,你完全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和憧憬。

——奧裏森?馬登

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富豪在一次晚會上要隆重宣布兩件驚心動魄的事情。富豪舉起酒杯,拿起話筒說:“各位,今天我要宣布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今晚我要為我漂亮的女兒找一位勇敢的丈夫;第二件事就是誰成了我的女婿,那麼我所有的家產全部歸他。”話音未落,全場沸騰了。這時富豪又說:“大家靜一靜,我的女兒從小就喜歡勇敢的猛士,所以今天我特意安排了一個非常隆重的選親儀式,就是誰能第一個從那邊的水池(他手指著一個被布蒙著的大水池)中遊過去誰就是我的女婿。”

這時,有許多愛財的、愛人的、愛名的都跑到了水池旁,急切地把那上麵的布打開,那些人瞪大了眼睛一看,嚇出一身的冷汗,沒有一個人敢冒險。

原來,水池中有兩隻凶猛的鱷魚。

大家正在觀望、緊張之中,隻聽撲通一聲,這時全場響起了女人的尖叫聲。隻見一名男子拚命地遊著,池中的鱷魚也好像是尋找到了什麼美味佳肴一般追向這個人。就在那驚心動魄之時,那男子狼狽地爬上了岸。此時全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主持人走過來問男子:“你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勇氣?”誰知,隻聽那男子喘著粗氣回頭朝對岸吼道:“是哪個混蛋把我推下水的?”全場哄堂大笑。

其實,這個年輕人也不敢下水,隻是無意中被人推下了水,求生的欲望使他發揮了超常的水平,真可謂潛能無限啊!

這個關於人的巨大潛能的故事說明,人們在身處絕境、遇到十分危險情況的時候往往會爆發出一種不同尋常的“強力”,這種“爆發力”就是人的潛能。人的生理潛能畢竟是有限的,而人的心理能量、智慧潛能卻大得不可想像,甚至用“無限”二字來形容也不為過。

人人都擁有巨大的潛能,但遺憾的是,潛能又是人們開發得最少的寶藏!無數事實和許多專家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大多數人在一生中,僅僅運用開發了自己潛能的極少一部分,大約在3%~5%。而像愛迪生、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人物,他們終其一生開發的潛能隻有30%左右,所以,世界上最大的開發區即是人的大腦。人的潛能猶如一座金礦,蘊藏無窮,價值無比,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座待開發的潛能金礦。每個人不僅僅要關心自己有多少能力,還要關心你的能力發揮出了多少,將“潛能”開發,激勵其成為“顯能”。

挖掘自身潛能的方法很多,最主要的是要換腦,是要開發訓練創造性思維能力。頭腦風暴法即是一種激發個人潛能、提升個人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很好的方法。頭腦風暴法特別適用於尋找想法和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案,比如當已經確定了解決問題的目標時,當問題不是特別錯綜複雜時。

頭腦風暴法的特征就是自由聯想,即不受任何限製和妨礙將各種想法收集在一起。重要的是,這些想法能夠互相啟發,而且在已有想法的基礎上激發出新的想法。

實施頭腦風暴的可以是一個工作小組,一個科室、班組,可以是不同科室的幾個同仁,可以是幾個好友,可以是一個沙龍,還可以是一個家庭,也可以用於個人收集想法。

1個人頭腦風暴法操練

(1)找回赤子之心,說些童言童語。

(2)看看卡通影片。

(3)腦筋急轉彎的訓練。

(4)看科幻片,看笑話,看漫畫。

(5)看廣告,尤其是國外廣告。

(6)跨越代溝,了解不同人的想法。

(7)打開電視或收音機找靈感。

2團隊頭腦風暴法操練

(1)引發聯想力,聯想力可以刺激想像空間。

(2)借題發揮。

(3)擴大幻想空間。做些不尋常的變化,例如組織重組,常常變化辦公室設備的位置或重新布置,在穿著上做個變化……

(4)相互牽引式地討論。即使胡言亂語,略微脫離主題也沒關係。

(5)塗鴉思考。發給大家一張紙,讓大家一邊討論,一邊在紙上塗鴉,有時無意識的行為可以激發潛在的創意。

(6)將討論結果列舉出來,然後再來歸類。

(7)找出問題的關鍵點。由這個關鍵點運用聯想力向外衍生擴展。

(8)嚐試重組的變化。將不相同的事物經過重組之後,由新組合開始,再產生不同的思考方向與角度。

閱讀思考題:

1談談你對“頭腦風暴”的看法。

2挖掘出自身無限的潛能對今後的工作有哪些影響?

創新不是天才的專利

創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讓我們接過來,繼續創造。

——陶行知

對大多數人來說,創新、創造仍是陌生而神秘的,似乎它隻是少數天才的專利。據說熊彼得先生在給學生上課的時候,就曾經責怪愛因斯坦創造了天才的物理學理論,但沒有給後人留下他如何思考問題的方法,因而後人很難向他學習。其實,創造有大有小,內容和形式也可以各不相同。特別是在今日的世界,創造活動已經不僅是科學家、發明家在實驗室裏的單幹,它已經深入普通人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已經是人人都可以進行的社會實踐活動,任何人在生活、工作的各個方麵隨時隨地都可能迸發出創造的火花而有所創新。

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寫下了《創造宣言》,字字句句如警鍾醒鼓,振聾發聵——創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讓我們接過來,繼續創造。

……

有人說:環境太平凡了,不能創造。平凡無過於一張白紙,八大山人揮毫畫他幾筆,便成為一幅名貴的傑作;平凡也無過於一塊石頭,到了米開朗琪羅的手裏可以成為不朽的塑像。 有人說:我沒有創造發明的機會。這隻不過是借口!在每天的每分鍾裏,創造的機會都在向你招手。某些最偉大的發明來自於能夠將平常現象以一種不平常的方式來解釋與解決的思維中。

一次,一位教授在扣背心紐扣時突然產生出一個偉大的想法——這僅是由於他的背心沒有扣上,他才產生了這個想法。他的小女兒把紐扣洞中的某些部分給縫起來了。像往常一樣,他的手指進行著扣紐扣的複雜細致的工作。

這時,發生了一件事,一個紐扣沒能扣上。他的手指無助地摸索了一會兒,然後送出一個求救信號,意識驚醒了,眼睛向下看……一種新的思想誕生了,更精確地說,是對一個古老思想的新的理解誕生了,這位教授發現手指能夠記憶,這就是現在人們通常所說的生理記憶。

接著他開始在自己的班上玩同樣的遊戲,他發現結果往往是一致的。如果人們一直做他們通常所做的事,他們的思想將不會工作。隻是在諸如縫上他們的紐扣洞,偷走他們的筆記本,打亂他們日常生活的順序,使他們麵臨失敗的威脅這樣的事發生時,思想才會采取行動。

一天,丹麥的費賽斯(1860~1904,丹麥醫師,曾獲1903年諾貝爾醫學獎)博士站在窗前,凝望著窗外。一隻貓躺在陽光下打盹。樹蔭漸漸拉長,阻斷了照在貓身上的陽光。這隻母貓醒來了,站起來又走到陽光下。樹蔭又慢慢移過去,而這隻貓又走到陽光下。這喚起了費賽斯博士的好奇心:是什麼使得這隻貓待在陽光下?如果光和熱對貓有益,為什麼它們不會對人類有益呢?這就成為他聞名世界的日光治療法的引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