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金錢但別沉溺其中(1 / 3)

崇尚金錢但別沉溺其中

崇尚金錢是一種優良品質,但不要過分沉溺於其中,不要貪財,也不要吝嗇。下麵我們來看看馬登和萊茵教授的故事。

馬登在7歲時就成了孤兒,這時他不得不自己去尋找住宿和飲食。早年他讀了蘇格蘭作家斯邁爾斯的《自助》一書。斯瑪爾斯像馬登一樣,在孩提時代就成了孤兒,但是,他找到了成功的秘訣。《自助》一書中的思想種子在馬登的心中形成了熾烈的願望,發展成崇高信念,使他的世界變成了一個值得生活的更美好的世界。

在1893年經濟大恐慌之前的經濟繁榮時期,馬登開辦了4個旅館。他把這4個旅館都委托給別人經營,而他自己則花許多時間用於寫書。實際上,他要寫一本能激勵美國青年的書。正如同《自助》過去激勵了他一樣。正當他勤奮地寫作時,令人啼笑皆非的命運捉弄了他,也考驗了他的勇氣。

馬登把他的書叫做《向前線挺進》。他采用的座右銘是:“要把每一時刻都當作重大的時刻,因為誰也說不準何時命運會檢驗你的品德而把你置於一個更重要的地方去!”

就在這個時候,命運開始檢驗他的品德,要把他安排到一個更重要的地方去了。

1893年的經濟大恐慌襲來了。馬登的兩家旅館被大火燒得精光,即將完成的手稿也在這場大火中化為灰燼。他的有形財產都付諸東流了。

但是馬登具有積極的心態。他審視周圍,看看國家和他本人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他的第一個結論是:經濟恐慌是由恐懼引起的,諸如恐懼美元貶值、恐懼破產、恐懼股票的價格下跌、恐懼工業的不穩定等。

這些恐懼致使股票市場崩潰。567家銀行和貸款信托公司以及156家鐵路公司,都破產了。失業影響了數以百萬計的人們,而幹旱和炎熱,又使得農作物欠收。

馬登看著周圍物質上的和人們心靈上的空虛,覺得有必要來激勵他的國家和人民。有人建議他自己管理其他兩個旅館,他否定了。占據他身心的是一種崇高的信念。馬登把這種信念同積極的心態結合在一起。他又著手寫一本書。他的新座右銘是一句自我激勵語句:“每個時機都是重大的時機。”他告訴朋友們說:“如果有一個時候美國很需要積極心態的幫助,那就是現在。”

馬登在一個馬廄裏工作,隻靠1.5美元來維持每周的生活。他日以繼夜不停地工作,終於在1893年完成了初版的《向前線挺進》。

這本書立即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它被公立學校作為教科書和補充讀本,它在商店的職工中廣泛傳播,它被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以及牧師、商人和銷售經理推薦為激勵人們采取積極心態的最有力的讀物。它以25種不同的文字同時發行,銷售數高達數百萬冊。同時,馬登也成了一個百萬富翁。

馬登和我們一樣,相信人的品質是取得成功和保持成果的基石、並認為達到了真正完美無缺的品質本身就是成功。他指出了成功的秘密,他追求金錢,但是他反對追逐金錢和過份貪婪。他指出有比謀生重要千倍的東西,那就是追求崇高的生活理想。

馬登闡明了為什麼有些人即使已成為百萬富翁,但仍然是徹底的失敗者。那些為了金錢而犧牲了家庭、榮譽、健康的人,一生都是失敗者,不管他們可以聚斂多少錢財。

金錢可以做壞事,也可以做好事,關鍵在於用之有道,金錢除了滿足基本生活花費外,還可用於慈善事業。

洛克菲勤家族,通過贈給金錢,給成千上萬的人帶來了幸福。

在19、20世紀之交,許多曾使美國工業蓬勃發展的大人物開始陸續離開人世,他們的龐大家產將落在誰的手中,不少人都極為關心。

人們預料那些繼承人大多數將難守父業,會白白地把遺產揮霍掉。

就拿大名鼎鼎的鋼鐵大王約翰·W蓋茨來說,他曾在鋼鐵工業界因冒險而贏得“一賭百萬金”的稱號。後來他把家產傳給兒子,兒子卻揮霍無度,以致人們給他取了一個綽號叫“一擲百萬金”。

因此,人們自然也以極大的熱情關注著小洛克菲勒。

1905年《世界主義者》雜誌發表了一組題為《他將怎麼安排它》對小洛克菲勒的論點,開場白這樣寫道:“人們對於世界上最大的一筆財產,即約翰·D·洛克菲勒先生的財產今後的安排感到很大興趣。這筆財產在幾年之中將由他的兒子小約翰·戴·洛克菲勒來繼承。不言而喻,這筆錢影響所及的範圍是如此廣泛,以致繼承這樣一筆財產的人完全能夠施展自己的財力去徹底改革這個世界……要不,就用它去幹壞事,使文明推遲四分之一個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