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出生的的楊陽,一向健康活潑卻突然病倒了,高燒不退,母親每天背著他來到村口的村診所就醫,開始還好,隻要輸液之後就會退燒,可是隔天又會發燒,現在輸液也基本不會退燒了,名聲很好的老醫生也沒轍了,找不到病因,一直打著退熱功能的消炎藥,看著蒼白的小麵孔,老醫生隻能建議:去縣的大醫院看看吧。
媽媽背著五歲的孩子步履闌珊的向村子裏走去,眼角不斷滑落淚珠,內心裏盡是無奈,本就清貧的家境,無疑又蒙上一層寒霜。天空下起了小雨,仿佛為這個母親感動了一樣,當母親經過石龍山腳的時候,多日高燒迷糊的孩子,突然感覺到有什麼東西大力的撞擊了一下自己的腦袋,繼而徹底昏迷過去。
不知過了多久,當楊陽緩慢睜開雙眼,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媽媽驚喜的麵容。原來當媽媽將他背回家之後就欣喜地發現,他不再高燒了,不過更讓人著急的是怎麼也叫不醒自己,已經過去整整一天了,再不醒就要送醫到縣裏了。醒來以後,渾身的疼痛讓小家夥齜牙咧嘴,這是持續多天高燒的後遺症,不過腦子卻十分的清醒,而且眼角一直有絲絲的涼意,感受不是特別明顯,也就沒太在意,日子就這樣回歸了正規。。。。。。
再有半年,小楊陽就要上小學了,雖然九十年代,城市裏的孩子已經可以讀幼兒園了,可是偏遠的石龍村甚至還沒有學前班,不過這都不影響小楊陽成就神童之名,據說母親隻教了一遍乘法口訣,6歲的孩子就倒背如流,並且熟練應用,媽媽為了鍛煉孩子,每次涉及買賣生活用品,都讓他來管錢。小孩子的聰明聞名整個村裏。
這天村裏來了一位先生,聽說是縣裏一位有錢人請來觀風水的,這個年代有錢人都會到山裏尋找焚陰地,用以家中老人百年之後棲息之地,好的風水是可以庇護後人的。先生在南山走了一上午,應該是累了,來到村中心一口泉水井邊飲水休息,身邊跟著幾位衣冠楚楚或是青年或是中年人,當然還有一臉媚笑的村長。
小楊陽跟著幾個孩子正在井邊泉水流出的地方捉蝦,冰冷的泉水口魚蝦是很難生存的,這裏隻有山裏特有的紅色指甲蓋大小的小河蝦,小孩子們玩的很高興。
無意中,先生的目光落在了小楊陽的身上。帶著幾分疑惑,仔細的觀察了良久,雙手用力搓了搓麵部,用一副自以為和藹的麵容將小家夥喊了過來。
“小朋友,你叫什麼名字呀?”
“我叫楊陽。”
“你多大了?”
“我7歲了。”
先生皺了皺眉,掐動著手指,過了很久,臉上升起的疑惑逐漸擴大著。
“你媽媽呢?”
“那裏呢!”孩子指向不遠處的母親。
先生再三地觀察了一下孩子的眼睛之後壓抑著內心的震驚,走向了孩子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