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小米生態圈的四大板塊
雷軍40歲重新創業,如果僅僅是為了製作一部手機,恐怕很難說服林斌、黎萬強、周光平等人放棄原來體麵的工作、優厚的待遇來和他一起創業的。就像說服投資人一樣,雷軍給他們講了一個完美的故事。他發現的是移動互聯網大行其道的契機,而要做的事情,不僅僅是生產一台智能手機那麼簡單,雷軍要建立的是一個生態圈,是一個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每個人都離不開的科技生態圈;而這才是小米科技真正的發展目標,也是其最吸引人的地方。
小米的7個創始人中,洪峰對雷軍描繪的藍圖,理解得最為深刻。後來成為MIUI之父的洪峰把雷軍所說的這個生態圈具象化了,“如果僅僅做小米手機,豈不太過無趣?小米會成為一種智能互聯的生活方式。比如,烈日下準備開車,你可以用手機把車裏的空調先打開;比如想要購物,可以刷手機直接消費,等等。”
洪峰原來是穀歌的高級產品經理,從穀歌的實驗室他見識了太多超前的發明創造,而“物聯網”無疑是最吸引他的。所謂物聯網,即通過信息傳感設備,把任何物品和互聯網聯係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而智能手機是所有設備之中,最容易成為物聯網入口和控製終端的智能設備。
雷軍創立小米公司,沒有先做手機硬件,而是先做MIUI係統,也正是建立生態係統的考慮。因為支撐這個生態係統的,是操作係統能否被廣大用戶接受,這個係統又是否適合第三方應用軟件公司開發應用。在MIUI係統有了幾百萬的用戶之後,雷軍等人才開始做手機,所以顯得水到渠成。
而小米手機推出之後,完全通過互聯網的方式銷售,這也使小米網站成為名副其實的電商平台,而這個時候小米的生態圈也開始逐漸形成。
小米生態圈分為四大板塊,即:軟件+創意周邊(硬件)+內容+生活。這幾個生態圈的內容,又是層層遞進、漸進實現的。
所謂軟件生態圈,即小米的MIUI係統+小米應用商店+小米遊戲中心。小米的MIUI係統每周更新,這在所有的智能手機係統之中是獨一無二的。小米應用商店和蘋果的APP Store一樣,也是由第三方應用開發商開發的。小米應用商店從2012年6月上線運營到2013年2月,下載量超過5億次,2013年3月當月即達到了一億次的應用分發量。
小米遊戲中心的情況也很喜人,2013年4月日均下載達100萬,網站有一萬款精品遊戲、全年30款世界頂級遊戲首發,2013年有100款左右的精品遊戲在小米遊戲中心首發。小米生態圈的第一個板塊,雖然開始運營也才一年多時間,但是整體上來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小米生態圈的第二個板塊是由創意周邊及相關硬件產品組成的。所謂創意周邊最主要的是小米的主題商店。小米主題商店累積下載量已經達到7億次、日均下載頻率450萬。在小米主題商店裏共有上千套主題資源以及上萬種個性搭配,目前小米主題商店是全球最大的手機主題類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