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躋身世界第一陣營:小米的國際化與想象力
第35章 五年不上市,向國際化突圍
2012年6月,小米公司完成第三輪2.16億美元融資,作價40億美元。雷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小米在5年之內不會上市,投資者同意則投資。對於小米40億美元估值是如何得出,雷軍表示,小米是一家互聯網公司,互聯網公司作價是非常難的問題,核心是投資者的預期。“投資者投小米,賭的是小米能不能做成百億美元公司,賭的是我做得到。”之前有投資者認為小米隻是一家硬件公司,但是雷軍認為小米具備電商公司的銷售額、用戶量、物流體係,而且有“賺外快”的機會,即賣配件。
雷軍既然說小米5年之內不上市,就是說他對小米的發展已經有了充分的準備,擬訂了戰略規劃。第一階段的目標,自然是衝擊100億美元市值。但是這一天來得比雷軍預料的早得多,2013年8月小米獲得第四輪融資,小米市值達到100億美元。
2013年上半年小米共售出703萬台手機,上半年營收已經超過2012年全年達到132.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近140%。而在之前的互聯網大會上,雷軍預計小米2013年營收將達280億元人民幣。
小米第二階段的目標是什麼,雷軍並沒有在公開場合明確表示過,但是從2013年半年增長了140%來看,雷軍的野心顯然比這個增長速度要大得多。他的目標是在2015年,實現1000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如果這樣的話增長比將達到350%。
那麼,這個增長如何實現呢?
如果不考慮其他渠道的收入,僅僅按賣手機來計算,小米一年要銷售出5000萬台手機。2012年中國市場智能手機銷量2.24億部,2013年預計為3.29億,目前已經是世界上智能手機銷量最大的國家。考慮到人口基數和智能手機使用情況,預計到2015年,最理想的狀況中國市場智能手機銷量為4億部,那麼小米至少要占到12.5%的份額。但是,目前小米隻占3.2%的份額。
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僅僅發展國內市場,那麼這個銷量目標短期之內很難實現。所以雷軍不得不考慮進軍全球市場,向國際化突圍。“今年(2013年)是小米國際化的第一年,我們開始逐步試點,希望全球的‘米粉’都支持小米國際化的進步。”雷軍說。
另一方麵2012年全球手機銷量17.9億部,其中智能手機占55%。2012年全球手機銷量排名中,三星第一,出貨量2.13億台;蘋果第二,出貨量是1.94億台。這兩個企業的銷量都是在全球市場獲得的,不管是韓國還是美國,其本土都不足以支撐這麼大的銷量。從這個角度來看,即使隻是抱著向前輩學習的精神,小米也應該走出國門。
由此可見,雷軍提出小米走向世界,不是好大喜功,也不是嘩眾取寵,而是實實在在的發展需要。那麼小米具不具備走向世界的條件呢?
小米的優勢,首先是硬件過硬。最新的小米3采用了全球首發的NVIDIA Tegra 4和高通驍龍800最新版8974AB頂級四核處理器,采用超靈敏觸控5英寸1080p顯示屏,搭載3050mAh鋰離子聚合物電池,索尼1300萬像素相機,飛利浦雙LED閃光燈,標配NFC及雙頻WiFi,擁有8.1毫米超薄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