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一個崗位,柳石英便先對崗位上的工人拱手說道:
“工人師傅們,大家過年好啊!”隨後,便一一和這些人握手。
廠辦主任王慶山隨後把隨身所帶的香煙掏出來,給這些工人們發著。接著,又把一些袋裝的水餃送給了工人們。
“生產怎麼樣啊?”
“不錯,不錯,都挺正常的……”一個工段長模樣的人點著頭說著。
“哦,那就好。”柳石英一邊聽著,一邊抬起頭,看著休息室的環境。
劉春江拿著照相機,觀察著合適的角度,他以前跟著薛柯枚,也慢慢地學會了一些照相的技巧。
聊了幾句,這些領導便走了出來,接著,又進入到另一個工段。
劉春江跟在後麵,他心裏清楚,其實,這一天不管到哪裏都是一樣的。
過去,他在立窯車間當工人的時候就知道,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這一天,尤其是四點班,是最難管的一天。凡是離家裏不遠的工人,都不想在家裏吃飯,都想偷偷跑回去和家裏的人一起吃飯,正因為如此,每到這一天的晚上,車間的書記主任都在車間裏麵查崗,這樣一來,工人們也就誰也不敢跑了。並且他們也知道,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廠裏的領導一定會來車間裏麵給工人們拜年,所以,從表麵上看,紀律還是不錯的。
到完了工人們的崗位,隨後就來到了車間的辦公室。
每個車間都有一間大小不等的中型會議室。裏麵早已經擺放了一些水果和香煙,瓜子糖果等食品。
包裝車間說起來也算是一個較大的車間,這一點,從辦公室的擺設就可以看出來。
到了車間,柳石英和呂誌強便開始和車間的領導了解起車間的情況來了。
對於有些車間來說,廠裏麵的這麼多黨政工團領導,一下子能來這麼多,這麼齊,一年當中恐怕也就是這麼一回。畢竟,除了主管生產的副廠長和廠長有時候會來幾次,其他的幾個廠領導,一般情況下也沒有多少機會會一起跟著過來。
劉春江看著這些人們,覺得很有意思。這些車間的領導,平時在工人麵前,說話很是威風。此時見了這些廠級領導,年齡大一些的說話還比較自如,要是剛剛提拔起來的領導,也是看起來比較拘謹。而擔任車間副職的那些領導,更是說話處處要看著主任書記的臉色,不敢隨便開口。
從包裝車間走出來,大家上了汽車,又順著馬路往前麵走去。
到了製成車間,情況也是和包裝車間大體一樣。車間裏麵所有的領導都在車間裏麵恭候著。
車間的各個工段門口,也都是貼著紅紅的對聯,有的還掛著紅紅的大燈籠,把大門的周圍印照的紅紅的一片光彩。
就剩最後一個車間了。當汽車快要到了立窯車間了,這時候,柳石英讓司機把車停下來,然後他對呂誌強說道:
“這可是咱們兩個在文革運動中待過的地方,工人師傅對咱們不錯,咱們還是下車走兩步吧。”說完,他們兩個下了車,其他的人也跟著下了車,步行走了一段路,走入立窯車間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