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有位創造學家做了這樣一個試驗,他在黑板上用粉筆畫了一個圓點,問在座的高中學生:“這是什麼?”

高中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粉筆點。”

創造學家又來到幼兒園,用同樣的問題問在座的小朋友們。

小朋友們的回答五花八門:

“是圓麵包。”

“是小紐扣。”

“是老師的眼鏡。”

“是天上的太陽。”

“是大灰狼的眼睛。”

……

答案竟有幾十種。

創造學家感慨地說:“兒童們在受教育之前像一個問號,而在畢業之後卻像一個句號。”

如果你來回答這個問題,你會怎麼回答呢?是孩子們異想天開而新鮮有趣的答案呢,還是高中生了無新意且統一死板的答案呢?你知道是什麼導致幼兒園小朋友和高中生答案的差異嗎?是創新力!小朋友們生活、學習經曆比高中生少,但他們卻表現出比高中生更富有創新力,因為擁有這些無所限製的創新力,小朋友們的答案比高中生的更加奇特精彩、更加妙趣橫生。請問,你擁有這些創新力嗎?

創新力是指人在順利完成以原有知識、經驗為基礎的創建新事物的活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潛在的心理品質。創新力是人類能力中層次最高的一種能力,它是一種對現狀的突破力,是一種不走尋常路的魄力,是一種勇於超越的能力。

幾千年來,人類以自己的智慧改造著自己和這個世界。綜觀人類文明進步的曆史長卷,無論是在茹毛飲血、鑽木取火的原始社會,還是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21世紀,我們都隨處可見伴隨著社會發展的日新月異而激動跳躍的永恒之魂,那種讓我們驚歎和感動的神奇力量——創新力。

在這個優勝劣汰的世界裏,創新力就是一種生存的能力,正所謂“成也創新,敗也創新”,創新製約著個人、企業、社會的生存與發展。個人能否在職場競爭中出類拔萃,企業能否在市場洪流中脫穎而出,社會能否在曆史浪潮中闊步前進,從根本上取決於有沒有創新力,以及創新力的高低。

當然,創新力的高低在不同的環境下形式和內容也各不相同。但對個人來說,對社會來講,對國家而言,創新力越高,其所擁有的競爭力就越強,所占有的優勢就越明顯。美國和日本,因為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創造發明者,因此,它們擁有強大的創新力,所以它們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認識到創新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們就應該有針對性地去挖掘、提升自身的創新力。很多人認為自己沒有創新力、年齡太大、不是專業人才、沒有高學曆、沒有機會,等等。其實,他們都走進了思想的誤區,美國著名發明家富蘭克林在八十多歲的時候發明了雙焦倍眼鏡,電話的發明者貝爾原來隻是一個對電學一竅不通的中學老師,“發明大王”諾貝爾隻接受過3個月的正規學校教育……

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無窮無盡的創新潛能,它可以隨時隨地在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當中迸發出創意的火花而有所創造。創新潛能就像埋藏在後花園的寶石,需要你擁有一個善於發現的頭腦和一種正確有效的方法去挖掘它。

在本書中,我們在科學研究與成功實踐的基礎上,提供給讀者朋友們一種創新力的提升方案:我們將提升創新力的過程比喻為攀爬階梯的過程,每攀爬一級階梯,離創新力的頂峰就會靠近一步,直至達到頂峰,登峰造極。

在本書中,我們創造性地把創新力提升方案分為四個階梯:

階梯一:把握好影響創新力的四大關鍵能力。這四大能力是創新力的基石,包括思考力、觀察力、想象力和多元思維能力。

階梯二:突破思維定式,培養創新意識。四大思維定式包括從眾定式、權威定式、經驗定式和書本定式。

階梯三:把握好影響創新的五大因素,包括性格、習慣、心態、潛能開發和思維。

階梯四:主動、積極地為創新尋找方法,方法包括細節法、組合法、模仿法和團隊合作法。

階梯一的四大關鍵能力是創新力的基石,是提升創新力的前提;階梯二中的思維定式是創新力的思維枷鎖,隻有打破枷鎖,我們才可能放飛創意思維,形成一種創新的自覺意識;階梯三中的性格、習慣等五大因素是決定創新力的內在原因,它們是提升創新力的砝碼、風向,隻有把握好這五種內因,創新力才能節節攀升;階梯四為我們提供了一些行動方法,隻有掌握了這些方法,我們才能自動自發地提升創新力。

準備好了嗎?那就翻開這本書,開始提升創新力的攀登之旅吧!相信隻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踩穩這四級階梯,最後我們一定會達到成功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