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講主動提升創新力的四大行動方案1
第九講主動提升創新力的四大行動方案
第一章細節法:於細節中捕獲創新
創新並不意味著你要作出驚天動地、轟轟烈烈的事情,很多時候,創新就源自生活的細節,你能從別人不經意的一時一事的細節中發現問題,並能提出合理解決問題的對策,那麼,你就是在細節創新。細節法會告訴你細微之處的修改,把握細節帶來的機會、抓住細節之中的問題,你就能創新。
創新源於細節的不同
有人會想:“創新就是要作出震驚世人的科學發明。”或許又有人會想:“我要創新,我就要作出大刀闊斧的改造。”這種錯誤的想法往往會引誘人們走進思想的誤區。其實,很多創新成功的事例表明:創新不在於它外部的轟轟烈烈,而在於它內部深處的細微變化,往往我們改變一個細節就可以改變現狀,實現創新。
在“二戰”經濟大蕭條時期,日本的許多中小型企業紛紛破產,大多數企業隻好關門大吉。其中一家水果店也受到很大衝擊,老板慘淡經營,舉步維艱。
然而老板很有經濟頭腦,他不甘心就此失敗。經過一番苦思冥想,他想出了一個絕好的辦法。老板派人去蘋果產地預先訂購一些蘋果,在成熟以前用標簽貼在蘋果上,當蘋果完全變紅之後,揭下標簽紙,蘋果上就留下了一片空白。
水果店老板從客戶名錄中挑選大約200名訂貨數量較多的客戶,把他們的名字用油性水筆寫在透明的標簽紙上,請人一一貼在蘋果的空白處,然後送給客戶。結果幾乎所有的客戶都對這種蘋果感到驚訝,並且十分感動,因為客戶們認為商店真正把他們奉為上帝、放在心上了。
送給每個客戶一兩個本地產的蘋果,實際上花不了多少錢。但顧客接到這一禮物時都十分感激,其效果不亞於送了一箱蘋果。因為這一兩個頗富人情味兒的蘋果,客戶們記住了這家水果店。
很快,這家水果店的水果銷售量大增,顧客盈門,而且還擴大了門麵。
一個蘋果竟能救活一個店,簡直不可思議,但這樣的事卻實實在在地發生了。蘋果本來是一種普通的水果,但聰明的老板卻抓住了蘋果的細節,抓住了人性中重感情的特點,在蘋果上印上客戶的姓名,改變了蘋果蘊涵的意義。這細節上一個小小的改變卻是蘋果店命運的一大轉折。
17~18世紀,英國政府經常支付一定的酬金,委托私營船主運送犯人到澳洲服勞役。開始,英國政府是按上船時犯人的人數給私營船主支付酬金的。
此項製度實施不久,英國政府就發現越來越多的私營船主為了牟取暴利,便盡可能多地增加單船運送犯人的數量,而根本不顧犯人的死活。由於每船運送人數過多,生存環境惡劣,加之船主克扣犯人的食物,囤積起來以便到達目的地後賣錢,使得大部分犯人在中途就死去。更殘忍的是,有的船主一出海就把犯人活活扔進海裏淹死。
英國政府極力降低犯人的死亡率。但如果采取加強醫療措施、多發食物改善營養的做法,就會增加運輸成本,同時也無法抑製船主的謀利私欲;如果在船上增派管理人員監視船主,除了大大增加政府開銷外,也難以保證派去的監管人員在暴利的誘惑下不與船主合謀勾結。
最後,英國政府想出了一個新辦法,就是對原來的付酬方式稍加修改:按到達澳洲活著下船的犯人人數付費。於是私營船主絞盡腦汁、千方百計讓更多的犯人活著到達目的地。後期運往澳洲的犯人死亡率相當低,最低時隻有1%,而原先最高時竟高達94%。
這真是一個絕妙的修改。看,細節之處有大文章可作,一個巧妙的小改動就能拯救犯人的生命,甚至改變其命運。
老子說:“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企業的經營,隻有重視細節,並從細節入手,才能取得有效的創新。
張瑞敏常說:“創新不等於高新,創新存在於企業的每一個細節之中。”
在北美的大學校園裏,海爾的一種隻有60升的小冰箱特別受歡迎,但包括張瑞敏在內的海爾人自己都不明白為什麼賣得那麼好。為了解開這個謎,張瑞敏特地派數人到美國校園裏調查,後來發現銷量大的原因是因為海爾冰箱的頂部最平整——在美國的學校宿舍裏,空間狹小,這種小冰箱的頂部可以當桌子使用。受此啟發,海爾在冰箱頂部加了折疊板,令桌麵更大,後來又采納建議,在桌麵下加了一個抽拉板放鍵盤,這樣這個小冰箱又變成了一個電腦桌。